“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預計銷售額能達到900多萬元。”12月6日上午,臺州仙居縣某農業(yè)公司總經理泮崇仙介紹,該公司有柑橘種植面積1000多畝,今年預計總產量達3000噸左右。
記者在該農業(yè)公司的柑橘基地里,看到一個個色澤金黃飽滿的“紅美人”和圓潤黃綠的“綠美人”綴滿枝頭;貎,工人忙著修剪枝葉,采摘柑橘,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雖然“紅美人”“綠美人”與普通柑橘外形類似,但其皮薄、肉質細膩、柔軟多汁,高糖優(yōu)質的口感獨特。
“采摘的時間最好是在11月底或12月初,因為這個時候溫度降低,酸度會‘走掉’,糖分自然就上來了。”泮崇仙說。
“這里種植的柑橘,有‘紅美人’‘綠美人’‘黃美人’‘黑美人’等10多個品種。我們完全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生產,現(xiàn)在已經進入搶摘期,今年產值預計能達到900多萬元。”泮崇仙介紹,因為疫情,這幾年公司主要通過網(wǎng)絡和展會銷售為主,接下來準備發(fā)展采摘游。
翻開綠色食品生產記錄(種植業(yè)),里面清晰地記錄了一筆筆農業(yè)投入品。“現(xiàn)在,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這是一個生產檔案,我們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記錄和操作。”泮崇仙說。
因為綠色種植,柑橘的品質也很受消費者好評。“我們的柑橘大多賣去北京,現(xiàn)在是供不應求。”泮崇仙對自家的柑橘銷售充滿信心。
柑橘豐收,不僅為企業(yè)帶來了效益,也鼓起了當?shù)卮迕竦难。在柑橘基地,幾十名村民背著背簍、挑著籮筐來回穿梭,只需要幾分鐘,一棵柑橘樹上的柑橘就被采摘一空。村民告訴記者,按照正常速度,他們每人每天可采摘上千斤柑橘。
“柑橘基地用工量大,平時都有二三十人在基地務工,用工旺季達到100人左右。”泮崇仙告訴記者,公司還向當?shù)剞r戶推廣普及柑橘生產技術,將“紅美人”的種植方法如數(shù)傳授給鄉(xiāng)親們,帶動了周邊2000多畝“紅美人”等高品質柑橘的種植。通過柑橘種植,農民不僅可以得到土地流轉租金,還可以通過適度的勞動得到工資收益。
“農忙時,我經常到基地來幫忙,每天260元,就在家門口上班,還能照顧到家里。”村民潘志勇說。
柑橘種植如今已逐漸成為仙居的特色產業(yè)。特別是近年來“紅美人”柑橘,以極佳的品相口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了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的“致富果”。
目前,仙居柑橘種植面積達到15600畝,產量1.1萬噸,預計產值超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