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  >  滾動 > 正文

金光華李亞鶴:中國第一塔,與埃菲爾鐵塔齊名,到底有多強悍?

  金光華李亞鶴:每年的6月13日,是一個并不起眼的日子,但對于建筑行業(yè)的同學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這一天,正是中華歷史中建筑行業(yè)祖師爺 魯班的誕辰。

  我們熟知魯班創(chuàng)造了很多處理木材的工具,例如 曲尺、墨斗,但他之所以能成為土木建筑的鼻祖,可不僅僅是發(fā)明了幾件趁手的“兵器”。

  兩千多年前的魯班就發(fā)明了一種木作技藝:用一種咬合的方式把三組、六根木條垂直相交固定,六根木條分別冠以六藝,中間有缺,缺缺相合,以十字雙交卡榫組成。

  而這東西當時只是用來開發(fā)兒子智力的,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 魯班鎖的雛形。

  魯班鎖的原理看似簡單,實際上能拆能裝的人恐怕并不多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所說的 榫卯。

  平時我們說起榫卯,都是家具中的桌椅板凳,外行人或許看不出什么門道。 今天就帶大家看點震撼的!

  主角其實并不是非常的耀眼,只是一座 建于遼代的佛教木塔,至今已有近千年,現(xiàn)在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

  盡管看似古舊,但在1933年,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 梁思成先生在見到這座塔后驚嘆道: “好到令人叫絕,半天喘不出一口氣來。”

  這座塔并不華麗,為什么得如此贊譽呢?因為它是 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筑。

  什么叫做純木結構?就是這座高67.31米的木塔是用2600噸木料建成,沒有一顆鉚釘,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純木結構。

  而這座佛塔的梁、坊、柱等等全是用我們剛剛說過的榫卯結構咬合而成。

  不用鐵釘固定,那不成了容易散架的積木玩具了?

  您還真別小看這座佛塔:

  公元1021年,應州(應縣)大地震,屋宇倒塌,地面陷落;

  公元1305年,大同應縣大地震,房屋倒塌5800多間,死亡1400多人;

  公元1366年,應縣地震七天;

  然而,木塔絲毫不動。

  公元1926年,閻馮軍閥在應縣開戰(zhàn)。

  馮玉祥進軍山西,為了取得戰(zhàn)爭勝利,他們選擇在應縣的釋迦塔上搭設炮車。這次大戰(zhàn),上百發(fā)子彈射入木塔,盡管木塔彈痕累累,甚至在塔內一度發(fā)生爆炸,但木塔依舊屹立不倒,直到今天。

  除了人禍和地震之外,對于木質建筑來說,最危險的莫過于雷火。但 木塔屹立千年,竟然從未遭受過雷擊。

  難道是因為塔內供奉著釋迦摩尼佛牙舍利?據(jù)說在這座高塔的頂層有三顆靈珠(其實就是舍利),分別是避雷珠、避火珠和避水珠,這三顆珠子保護著木塔免受這些自然環(huán)境和螞蟻蟲蛇的侵害。

  嗯……或許能有這部分原因,但我們還有一個更科學的解釋:就是因為塔的全身都是木頭,是高度堅硬干燥絕緣的,當然還有塔剎引出的八條鐵鏈形成了一套獨特的避雷系統(tǒng),自然也就不用怕會遭到雷擊了。

  或許有人會問了,在這樣的地方都有如此牛X的木塔,肯定其他地方也有吧?

  理論上確實是,相似木質結構的佛塔確實曾經有那么幾個,但也只是曾經而已。

  遼代的佛教極盛一時,大大小小的佛塔更是不計其數(shù), 但現(xiàn)在能見到的純木質全榫卯結構的就只有應縣木塔幸存至今。而更多木塔,都因為各種天災人禍,最終消失湮滅。

  到現(xiàn)在,你還會覺得它平平無奇么?

  應縣木塔經歷近千年而不到,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于由榫卯組成的斗拱結構。

  據(jù)統(tǒng)計,在木塔中榫卯形式多達62種,不同的斗拱形制有54種之多,因而被譽為國內的 “斗拱博物館”。

  就榫卯而言,通俗講,在兩個物體的組合中凸出來的為榫,凹進去的為卯,榫穿進卯,用力一拍,即可契合,有點類似于衣服上的摁扣。

  而斗拱就是由不同榫卯結構組成的稍大的結構部件,在故宮這種古代建筑中很是常見。

  榫卯結構倒并不是因為魯班之后才有的, 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浙江省河姆渡文化考古中便出土了大量結合完好的榫卯結構文物,可見榫卯比漢字的歷史還要久遠。

  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吊腳樓就是干闌式木構建筑的影子,以杉木開糟穿榫合接而成,不用一釘一鉚,便能經歷百年風雨而不倒。

  榫卯是在經歷了魏晉和隋唐之后才逐漸走向鼎盛,北宋的《營造法式》中就記在了“斗拱”是中國古典建筑的支承構件,一般多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

  斗拱將數(shù)百個小構件以榫卯的關系結構組成一個大構建,將受到外力的梁柱化整為零,減少每個部件的荷載,而這也是古建筑抗震能力的關鍵所在。

  因此,才有了屹立千年而不倒的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作為中國現(xiàn)存最高最古的純木結構塔,它全靠斗拱、柱梁鑲嵌穿插吻合, 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被無數(shù)人點贊的中國館所采用的也是斗拱結構,

  這,便是祖先的智慧之光在閃耀。

  到了明清,家具中常用到的榫卯結構已達百余種,而這些榫卯的作品中,最大的就是 紫禁城啦。

  直到現(xiàn)在,榫卯結構也是無處不在,被很多人熟知的樂高積木別看它很貴,但其設計中也是借鑒了不少我們的榫卯結構呢。

  榫卯結構精巧嚴密,甚至看不出一絲縫隙,這種渾然一體之態(tài), 正是體現(xiàn)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而一榫一卯之間的配合更是對道家陰陽協(xié)調的詮釋。

  想到此處,真是對祖先的智慧不免感佩萬分。

  木塔在漫長的時間里承受了許許多多的磨難,但是依然完整地矗立著,現(xiàn)在我們才有幸可以見到它,通過它去感受千年前的流光歲月。

  木塔里面存留的文化遺產也是舉世無雙的珍貴之物,當然它還有許多謎團等待我們去探尋,如果有機會,歡迎大家去山西應縣一睹它的真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