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知名智庫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發(fā)布題為《連接亞太:澳大利亞參與中國區(qū)域基礎設施倡議》的報告,認為澳不應忽視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而應制定與之相關的連貫性政策,更多參與中國主導的亞太地區(qū)基礎設施項目,并利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員身份治理投資問題。
報告主要從四個方面加以闡述。首先,亞洲地區(qū)基礎設施投資存在巨大缺口。報告稱,在過去30年,盡管亞太地區(qū)已發(fā)展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qū),但由于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完善,亞太地區(qū)基礎設施投資存在巨大缺口,經濟一體化進程落后于其他地區(qū)。可靠、有效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投資對推進該地區(qū)貿易發(fā)展至關重要。盡管大多數亞太經濟體有能力提高基礎設施投資水平,但一系列政治和政策性因素限制了公私領域對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
該報告還引述亞洲開發(fā)銀行最新報告指出,從2016年至2030年,亞太經濟體每年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需求為1.5萬億美元,彌合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巨大缺口是當今亞太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所面臨的迫切問題。
其次,亞投行將有效彌補亞太地區(qū)基礎設施投資缺口。報告稱,中國長期以來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倡導者,中國政府在地區(qū)基礎設施投資和貿易連通性建設方面率先邁出步伐,“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有效解決亞太地區(qū)基礎設施投資問題。
報告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鼓勵中國機構發(fā)展和投資區(qū)域基礎設施,并根據具體情況同東道國合作伙伴進行雙邊談判,而亞投行作為政府間銀行,在政策框架和多邊治理監(jiān)督下為地區(qū)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款項。兩項倡議有著共同的目標,即縮小區(qū)域基礎設施投資缺口,推動新型跨境基礎設施投資,為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做出重要貢獻。
第三,報告分析了澳大利亞基礎設施政策的困境,認為澳大利亞應該積極參與中國提出的倡議,否則澳大利亞不僅將遭遇外交層面的孤立,還可能錯失經濟利益。
報告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投資無疑將從根本上改變亞洲的基礎設施連通性。從政治層面來講,鑒于所涉項目對于亞太地區(qū)政治至關重要,澳大利亞應積極參與中國的基礎設施舉措;就經濟層面而言,亞洲內部更深層次的經濟一體化將在區(qū)域經濟增長、亞洲市場準入條件、投資貿易機會等方面為澳大利亞提供巨大經濟利益。
最后,報告就澳大利亞的下階段舉措給出了建議。報告指出,澳大利亞應充分利用亞投行制度便利,出臺合理清晰、易于接受的基礎設施合作戰(zhàn)略;積極參與中國主導的基礎設施項目,為亞投行框架下的基礎設施投資機制做出貢獻;借助亞投行身份加強同亞洲主要合作伙伴的經濟關系;利用澳大利亞在亞投行的角色以及該機構的制度機制,就更廣泛的“一帶一路”項目的投資方向以及亞投行成果施加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