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凡是能夠成為皇帝的人大都出身于王公貴族或是顯赫的名門望族,因為這些人有著比較強大的家世背景和人脈資源,建立起自己的勢力也是輕而易舉,不過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這樣的出身,在中國數百位皇帝之中不乏存在一些草根出身的皇帝,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及明朝的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曾經只是給地主家放牛的牧童,到后來因生活所迫不得已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誰能想到在此之后他居然推翻了元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屬于自己的政權,而因為自己是平民出身,所以深知民間疾苦,當上皇帝后更是整頓朝綱,肅清朝中貪污腐敗的官員,殺到最后,罪臣胡惟庸曾對其怒喊天下的貪官你除不盡,而朱元璋只是回答了五個字,那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01開國伊始,嚴懲貪污腐敗的官員
朱元璋在登基稱帝之后開始對明朝的建設,其中有一項他做的非常的嚴格,那就是自己的手下絕對不能有貪污腐敗的官員,而他之所以會嚴查這一方面,主要還是跟他兒時的經歷有著直接的關聯。
朱元璋出生在安徽的一個極為貧困的農村家庭之中,因為元朝腐朽的統(tǒng)治導致當時的官僚體系也同樣腐敗,而地方官員更是克扣糧餉,對百姓施加賦稅,貪污受賄的現象無處不在,這種現象迫害了很多黎明百姓。
這樣的生活間接的導致了朱元璋父母的上吊自殺,所以這件事情給朱元璋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傷害,在當上皇帝之后,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fā)生,他自然絕對不會對貪污受賄的官員手軟。
據說在當時朱元璋立下了一個規(guī)定,那就是凡是貪污受賄的錢財,超過60兩白銀的皆以死罪論處,不用審核,也不用上報,直接斬首示眾即可,從這一項規(guī)定也可以很明確的表現出了朱元璋要懲治貪官的想法和決心。
那要這么說是不是只要貪污的錢才沒有超過60兩就可以呢?其實這個數據是一個判斷犯人是否可以執(zhí)行死刑的標準,并不代表當朝的官員可以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有很多官員僅僅是貪污了一些數額比較小的財物就被打的半死不活,輕則臉上被烙下犯罪的印記,失去了作為人的尊嚴,也喪失了人們的信任與尊重,重則直接被行刑的官員打的殘疾。
所以總地來說,朱元璋在嚴查貪官這方面做得極為嚴厲,朝中的文武百官不敢有異議,更不敢做出逾越法度的事情,很多官員甚至因為沒有油水可撈導致難以維持生計。
就比如當時的大理巡撫,自己一年的俸祿竟然難以養(yǎng)活一家老小,到最后連吃飯都是一個問題,還跑到寺廟里去吃一些和尚施舍的米粥,這也側面表現了當時朝中法度的嚴明。
02徇私舞弊,胡惟庸暗箱操作
正所謂“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既然朱元璋給大臣施加如此大的壓力,自然也就會有人不服,雖然表面上不會和朱元璋對著干,但是在私底下肯定不能毫無動作,
在這其中就有這樣一個人借助自己的職權和手段,不斷地做出一些霍亂法紀的事情,這個人就是當時的丞相胡惟庸。
作為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臣,他自然不甘心過著清貧的生活,自古以來有哪一個人不想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
胡惟庸也不例外,所以他開始小心的試探,在法律的邊緣不斷的摸索,先是收一些小恩小惠的財物,不斷的拉攏一些官員,形成一股屬于自己的勢力。
對于這些事情朱元璋也是有所了解,但是奈何胡惟庸位高權重,不可能將他罷免或是處死,那樣一來,很可能引起朝堂的混亂,自己也會缺一個得力的幫手,所以對于很多事情都選擇能忍則忍,
而胡惟庸見朱元璋這個態(tài)度,就開始肆無忌憚的利用手中的職權徇私舞弊。
他先是私自征用官府的馬匹,又縱容手下行貪污受賄之事,甚至到后來,這件事情愈演愈烈,已經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這本是殺頭的罪過,但念在他對于建設明朝方面有著不小的功勞也就只是臭罵他一頓,而這也讓他意識到自己原來是能夠憑借其地位保全性命的,朱元璋也舍不得殺掉自己,接下來他便開始在作死的邊緣瘋狂的試探,這也就導致最后惹得朱元璋忍無可忍。
03轟動一時的胡惟庸血案
而胡惟庸在朱元璋手下僥幸保得一命后,變得越來越放肆,他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會被朱元璋殺掉,與其等死還不如放手一搏,于是他便有了謀反的想法,
他開始在暗中不斷拉攏戍邊的衛(wèi)士,使之形成屬于自己的軍隊,而在另一方面,他以各種方式不斷賄賂朝中的官員讓其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中。
而這一切,朱元璋也已經有了察覺,不過他在等待一個時機,尋找一個借口將其殺掉,恰巧在后來有蕃國向明朝進貢,而胡惟庸作為丞相從中中飽私囊,扣下了一部分財寶,
這件事情很快就被查了出來,朱元璋知道后大為惱火,于是便將其打入大牢,可此時的胡惟庸仍然不知悔改,竟然還想把罪責推到六部之中的禮部身上。
此時的朱元璋再也忍不了胡惟庸任性妄為的做法,最終選擇將其處死,
等到行刑的時候胡惟庸也在臨死前向朱元璋怒喊道:“天下的貪官那么多,你殺不完的”,只見朱元璋冷笑一聲,對他說了五個字:“怎知殺不完?”,胡惟庸也感覺朱元璋話中有深意,但是還沒等來得及思考,便已人頭落地。
在這之后朱元璋開始對胡惟庸的勢力進行清算,這一清算不要緊,先后查出來大批貪污徇私的官員和將領,他們相互勾結,官官相護,這其中牽扯的官員和人員數量極為龐大,就連朱元璋也有些震驚,好在他已經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并且將這些人犯下的罪行都一一查證。
等到將這些貪官污吏列舉出來后,朱元璋也徹底難以容忍,當即就下令所有與之相關的人員處死,不僅如此,更要株連九族,而整個案件總共牽扯三萬余人,這三萬余人也都被朱元璋下令殺掉,這件事情就是明朝時期震驚一時的胡惟庸血案
,自此之后,朝中的官員再也沒有敢胡作非為的,都老老實實的做好分內的工作更不敢去惹怒朱元璋。
04結語
雖然說朱元璋在處理事情方面殺伐果斷,更是殘殺了不少無辜之人,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說,他這種鐵血的手段也很好的鞏固了明朝的統(tǒng)治,肅清了朝中腐朽的勢力,更為后世的皇帝奠定了良好的江山基礎。
而且他的想法和初衷都是正確的,只不過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較血腥,縱觀中國王朝,有哪位皇帝能像朱元璋這樣對貪官趕盡殺絕?不得不說,朱元璋在治理貪官污吏方面確實有卓越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