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每露一次臉都慘不忍睹!先是沒了男人只剩下一群寡婦。最后連寡婦也幾乎滅絕了!楊門女將,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楊門女將主要成員有二十二名,其中評書演義中描寫比較多的有十個人,而不是八個。
下面我們就逐一介紹,楊門女將中最主要的十名女戰(zhàn)將。
一、佘賽花。
她是楊家所有男人和女人中活得最長壽的一個。在有些評書中,她一直活到了200多歲。當她的兒孫輩都死光的時候,她還活著。
佘太君是楊業(yè)的妻子,佘太君掛帥,她是楊門女將的領(lǐng)袖人物,輔佐丈夫訓練將士,楊門女將是她一手帶出來的女子特戰(zhàn)隊,個個武功高強,巾幗不讓須眉。
當自己的孫子楊宗保戰(zhàn)死沙場后,百歲高齡的佘老太君,以國仇家恨為重,親自掛帥率楊家十二寡婦及重孫楊文廣征西,報了國仇家恨,西夏國稱臣求和。
佘太君的歷史原型為折太君,折德扆之女,出生于名將世家,是黨項族人。她武藝高強,歷史上的她確實也很長壽,活到了七十七歲。據(jù)《晉乘搜略卷二十》記載:
“鄉(xiāng)里世傳,折太君善騎,婢仆技勇過于所部,用兵克敵如蘄王夫人之親援桴鼓然。”
折家將在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名將世出。長期和北漢、遼國作戰(zhàn),守護宋朝西北邊疆:
“自從阮(折德扆的父親)而下,繼生名將,世篤忠貞,足為西北之捍,可謂無負於宋者矣”。
楊家將一門英烈。佘太君的丈夫和兒孫戰(zhàn)死沙場。因此,她認為“折”姓不夠吉利,將自己的姓改為與折同音的“佘”,意為子孫福祿有余。
根據(jù)清代小說《海公小紅袍》,佘太君和其他幾個楊門女將,有奇遇,服用了黎山老母所贈的丹藥,卻因殺劫過重沒有能夠成仙,但得以長生不老。后來隱居到海外岣屺山。明萬歷年間,忠臣海瑞為了扳倒權(quán)臣張居正,請佘太君派楊門女將出馬,扳倒了張居正。
二、柴郡主。
柴郡主又名柴金花、柴銀屏、柴美蓉、柴美容、柴俊平、柴郡平、柴媚春、柴熙春、柴文意,在不同的版本里,名字都各不相同。
她是楊門女將中出身最高貴的。楊家將之所以很牛,和她有很大的關(guān)系。她是后周世宗柴榮之女。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后,把她收為干女兒,敕封為金花郡主。她又與八賢王趙德芳以兄妹相稱。嫁給了楊六郎楊延昭。
當她的丈夫楊六郎和她的兒子楊宗保戰(zhàn)死后,她跟隨佘太君征西,歷經(jīng)百戰(zhàn)。
在有的版本中,柴郡主參與了十二寡婦征西,在虎狼關(guān)一戰(zhàn)中,和其他女將們一齊戰(zhàn)死。
三、穆桂英。
穆桂英是楊門女將中最傳奇的人物,也是評書演義中描寫最多的一個人物。
她的歷史原型并不是楊宗保的妻子。歷史上并沒有楊宗保這個人,楊六郎的兒子就是楊文廣。
楊文廣的妻子是慕容氏,后來就成了評書演義中的穆桂英。并成為楊文廣的媽媽。
據(jù)《保德州志》:
“慕容氏,楊業(yè)孫文廣妻,今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戰(zhàn)。”
關(guān)于穆桂英的最終結(jié)局有好幾個版本。
有一個版本是:穆桂英是黎山老母的徒弟,九女星下凡后成了劉金定,劉金定轉(zhuǎn)世成了穆桂英,最后穆桂英得逢奇遇,修煉成仙了。
在另一些版本中,穆桂英在虎狼關(guān)一戰(zhàn)中陣亡,還有一些版本是在其他作戰(zhàn)中陣亡。
四、杜金娥。
楊七郎的小老婆。天荒星降世。武藝高強,習得九華仙人之妙法,會接刃之術(shù),使三口飛刀,例不虛發(fā)。育有一子,名曰楊宗英。
評書演義中的杜金娥是一個大美女。
見山坡上走出一位姑娘,她沒頂盔甲,穿一身軟緞子衣服,年齡在二十歲上下,長得細高個,楊柳細腰,烏黑的頭發(fā)象墨染,上邊打個蝴蝶結(jié),身穿鵝黃色軟緞、腰扎黑金絲繡的腰帶,穿著紅色牛皮靴子,外邊罩著石榴紅的斗篷。往臉上看:白似梨花、眉如新月、秋波含情,手中拿弓,從山坡上往下一走,真似九天仙女下世,長得太美了!比花一一花含露,比玉一一玉生香。
杜金娥在投奔楊家將的路上,遭遇非常悲催,與番軍作戰(zhàn)動了胎氣,在野外早產(chǎn)了,無奈只好把兒子包裹好,掛在樹枝上,并留下信物。自己奔赴沙場跟隨佘太君與遼國作戰(zhàn)。
后來楊宗英被人撿去并獲得奇遇,學得一身武功。長大成人后帶著信物到楊家認親。
在大多數(shù)版本中,杜金娥的結(jié)局也是在虎狼關(guān)之戰(zhàn)中陣亡。此戰(zhàn)只有楊文廣的兒子楊滿堂幸存。
五、孟金榜。
楊四郎的正妻,在有些版本中又稱為林素梅、云翠英或羅氏女。
孟金榜是一個傳奇人物,號“神力孟四娘”。她是北漢降將代州銅錘令公孟志遠之女。
在有的版本中,孟金榜也在虎狼關(guān)之戰(zhàn)中陣亡。
在這個版本中,穆桂英輕敵冒進,進入古浪峽,楊門女f將陷入西夏國軍隊的包圍。穆桂英率領(lǐng)女將登上高聳入云的鷹嘴崖,據(jù)險而守,并尋找突圍之路,不料中了西夏大軍的埋伏,被亂箭射殺。
其他楊門女將,包括孟金榜,都趕到鷹嘴崖頂救援,也被射殺,只有楊文廣的兒子楊滿堂幸免于難,回去報信。
后來楊滿堂掛帥出征,大敗遼軍,收復雁門關(guān)。
幾乎在所有的版本中,楊家將的男人,包括后來的寡婦,都是出來一個死一個,但并不死絕,天波楊府總有人能出來繼續(xù)帶兵打仗。
六、馬賽英。
馬賽英是楊五郎的妻子,又名羅賽英、羅剎女,練得一手九股鏈索神功。
馬賽英曾經(jīng)火燒番兵,立下大功。演義中的這一段描寫非常魔幻:
殷奇知有埋伏,勒馬殺回。穆桂英從中殺進,沖開番陣,三太子之眾,各不相顧。馬賽英輕兵已出其陣后,放起烈火,正值東風驟起,霎時間煙焰漲天,滿營皆著。番騎報道:“宋兵已焚寨壁。”三太子驚得魂飛魄散,棄敵而逃。殷元帥見勢不利,口念邪惕,懷中取出取獸牌,望空敲動,忽一聲震烈,四下黑霧中,涌出一群猛獸,盡是豺狼虎豹,沖入陣中。宋人個個失色,各回馬逃生。杜夫人望見宋陣披靡,即念起真言,滿空中火焰齊下,將猛獸燒得四分五落。番眾倒戈棄甲而逃,恰如殘云風掃,病葉經(jīng)霜。殷元帥拼死殺出重圍,正走之際,楊秋菊一箭當弦,正射中殷奇左眼,落馬而死。是時,金山籠楊宗保等望見火起,劉青引兵殺出。呼延顯鼓勇爭先,恰遇江蚊,交馬只一合,刺于馬下,部下番兵,殺死大半。穆桂英、黃瓊女二騎,直進金山腳下,與宗保合兵一處,乘勢追趕,殺得番眾尸橫散野,血滿如川。
在有些版本中,馬賽英也是和其他楊門女將一起陣亡。在另一些版本中,她吃了黎山老母的仙藥,得以長生。
七、楊八姐。
名楊延琪,佘太君的女兒,字春花,從小就和哥哥們一起習武。武器是一桿梨花嵌金槍。
楊八姐是一個又刁蠻又可愛的少女,她冰雪聰明,能言善辯,文韜武略,敢作敢當。
楊六郎有一次身中劇毒,生命垂危,要想解讀,必須用龍須、鳳發(fā)做藥引。
所謂龍須就是大宋皇帝的胡須,現(xiàn)成就有,大宋皇帝愿意給。而鳳發(fā)則是遼國蕭太后頭上的三根紅發(fā),楊八姐深入龍?zhí),盜得蕭太后的頭發(fā)給他治病。
這段故事的創(chuàng)作靈感大概來自于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大將李勣(也就是《說唐》中的徐茂公)有一次得了重病,需要用人的胡須燒成灰作為藥引服用。李世民去探望他時,聽說這個情況,當即毫不猶豫地剪下了自己的胡須。
對徐茂公而言,這是最大的光榮和幸福,李世民的舉動,把徐茂功感動得熱淚盈眶。他喝了用李世民的胡須熬的藥湯,很快病就好了。
關(guān)于李世民和徐茂功之間的關(guān)系,我之前曾專題深入分析,敬請關(guān)注。
大宋皇帝有一次偶然看中了楊八姐的美貌,派人上門求親,楊八姐一點面子都不給他,碎珠冠,毀宮袍。又聯(lián)合楊九妹、楊排風起兵,武裝圍困皇帝,宋皇只能讓步。
八、楊九妹。
楊延瑛,字秋菊,排行第九,是楊繼業(yè)晚年得到的最小的女兒。楊九妹評書中又稱楊瑛。曾經(jīng)和楊八姐一起深入北國,盜取遺落在北國的寶刀。這把寶刀名為“定宋寶刀”,是大宋皇帝當初賞賜給老令公楊繼業(yè)楊無敵的。
八姐和九妹同樣參加了征西之戰(zhàn),有的評書對她們的結(jié)局沒有交代,在有的版本中,說她們在征西戰(zhàn)役中和其他女將一起陣亡。另有一些版本也說她們是吃了仙藥得以長生。
九、楊排風。
燒火丫頭出身,憑借一根燒火棍,立下赫赫戰(zhàn)功,被宋仁宗封為“火帥”。
楊排風性格潑辣,不受約束,同時又美若天仙,因此民間稱贊其為“紅顏火帥”。
楊排風本是楊家的一個燒火丫環(huán),她的武藝全部是靠自己自學,由于她悟性比較高,在工作之余,偷看楊家將的練武,通過自學,成為一名絕頂高手。
楊排風是演義中,除了穆桂英之外,戲份最多的一員女將。
楊排風掃北,棒打孟良焦贊,打得這兩員大將心服口服。之后在楊延昭元帥的帳下,作為先鋒官,大敗遼國韓昌韓延壽,救回楊宗保,贏得了“火帥”美名。
之后,西夏國元帥殷奇率領(lǐng)軍隊進犯中原,宋軍潰敗,穆桂英掛帥出征,楊排風隨同征西,作為先鋒官,又立下了戰(zhàn)功。
再之后,有藩王造反,平西王狄青長子狄龍掛帥出征。他狂妄自大,途經(jīng)天波楊府,不僅不下馬,還故意尋釁滋事,推倒上馬牌、下馬牌,砸碎團龍牌匾,毆打老總管楊洪。
之后激怒了楊排風和楊金花,引發(fā)楊金花校場比武奪印,穆桂英再次掛帥南征,楊排風和楊金花隨軍參戰(zhàn)。
楊排風的最終結(jié)局,評書中沒有交代。
十、楊金花。
楊金花是楊家將的第四代人物,楊宗保與穆桂英之女,楊文廣的妹妹。
楊金花武藝超群,在大校場比武時,奪取帥印而誤傷狄青的兒子狄龍。后來又協(xié)助楊文廣平定儂智高。
關(guān)于楊金花的歸宿,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楊金花為了救她的哥哥楊文廣,壯烈犧牲。苗族有些地區(qū)把楊金花救兄長而死的這一天(每年的農(nóng)歷四月八日)定為姑娘節(jié),也叫烏飯節(jié)。
第二種說法,是楊金花因平定儂智高有功,被封為英烈少女,著一品服色,享受一品大員的待遇。
第三種說法,根據(jù)《楊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義》,楊金花也是吃了仙藥,成仙了。
楊金花之后,楊家將的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評書《楊滿堂除奸》中,宋徽宗在位,楊滿堂奉佘老太君之命進京探親,在飛鷹澗結(jié)識神秘少女蕭玉姣,之后幫助宋軍奪取了雁門關(guān)。有一種說法,楊滿堂就是后來岳飛傳里面的楊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