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wǎng)  >  歷史 > 正文

李隆基為何執(zhí)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公元710年,李隆基政變成功,攻入皇宮。一女子提著燈籠,裊裊走來,高喊:“自己人!”沒想到李隆基看清女子是上官婉兒后,卻下令:“殺!”

上官婉兒急忙拿出自己和太平公主共同擬定的皇上李顯的遺詔,用來證明自己是李隆基一伙的。

李隆基卻假裝看不到,絲毫不為所動,再次下令:“殺!”

手起刀落,上官婉兒倒在了勝利的旗幟下,鮮血流淌了一地。

在咽下最后一口氣前,上官婉兒仍然不明白,自己是一個驚才絕艷的美女,又是李隆基的同盟者,他為什么執(zhí)意要殺了自己?

2013年,一座神秘唐朝墓地在陜西西安出土,墓葬中有級別非常高的五個天井。

毫無疑問,墓地主人是唐朝舉足輕重的人物。

可是,墓地中不僅沒有陪葬品,墓主人的尸體也不見蹤影,連墓葬內(nèi)部建筑都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這不是盜墓賊的慣用手段,反而很像有人故意損毀墓地。

隨著墓地的清理,一個塵封了千年的墓碑被找到,墓碑正面書寫著九個篆書“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

這正是太平公主為上官婉兒修建的墓地,而根據(jù)種種跡象推斷,墓地竟然是李隆基派人搗毀的。

看來,李隆基對上官婉兒的確厭惡到了極致。

難道他不知道上官婉兒歷經(jīng)三朝,是才高八斗的“巾幗宰相”嗎?難道他不想把上官婉兒留下來輔佐自己嗎?難道他看不到上官婉兒風韻猶存嗎?

他到底與上官婉兒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殺了她,又搗毀她的墳墓呢?

從罪臣之后到皇帝的機要秘書,權力投機者的一生

公元664年,唐高宗時期,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時任宰相。

唐高宗李治在皇后武則天的威壓下,唯唯諾諾,毫無氣勢可言。

他并不甘心做武則天背后的男人,因此生出了廢掉武則天的念頭。

作為宰相的上官儀,當然要為皇帝排憂解難,草擬了廢除武則天的詔書。

沒想到一切盡在武則天的掌握中,當她質問唐高宗時,性格懦弱的唐高宗立即慫了,將一切都推到了上官儀身上。

于是,上官儀全家男丁被殺,女眷被發(fā)配到“掖庭”為奴。

當時的上官婉兒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兒。母親鄭氏是書香門第之后,雖然在掖庭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她也沒有放松上官婉兒的教育。

在上官婉兒牙牙學語時,鄭氏就開始教她讀書識字,閱讀經(jīng)史典籍、學習詩詞歌賦。

上官婉兒長大后,經(jīng)常去后宮藏書頗豐的文學館讀書。日復一日的苦讀中,上官婉兒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佳人。

14歲的時候,上官婉兒見到了武則天。武則天當場出題考量她。

她稍加思索就寫出辭藻華麗、文意通暢的文章。令武則天很是贊賞,當即免去了她們母女二人的女奴身份,封上官婉兒為“才人”,留在自己身邊,讓其掌管宮中詔命。

此后以武則天的名義發(fā)布的詔書、命令,幾乎都出自于上官婉兒之手。

上官婉兒的全族是被武則天所滅,她與武則天實際上有著血海深仇。

如果說迫于生存壓力,她不得不聽命于仇人,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可是,上官婉兒卻并不覺得自己屈居仇人之下,反而對武則天極其崇拜,從不吝惜阿諛奉承。不得不說,上官婉兒的節(jié)操確實并不那么高潔。

舉個例子來說,武則天有兩個極其喜愛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

一天,武則天跟兩兄弟在后花園喝酒玩樂,張昌宗喝多了,臉頰發(fā)紅。

太平公主給母親武則天拍馬屁,稱贊張昌宗貌若蓮花。上官婉兒緊跟著說,張昌宗很美,卻不像蓮花。

武則天聽了不太高興,問上官婉兒:“蓮花是花中上品,你憑什么說張宗昌不像蓮花呢?”

上官婉兒忙說:“春日則如雨后桃花,夏日則如出水芙蓉,秋日則如凝露海棠……”

這馬屁拍的,簡直把天下最美的花都安在張宗昌身上了。

武則天展顏一笑,對這些話非常受用,連贊上官婉兒有品位。

從這一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上官婉兒沒有底線地討好武則天,完全忘記了全族被滅的慘劇。

武則天當然對上官婉兒的心理了如指掌。只要給她足夠的利益,恩威并施,就可以放心讓她待在自己身邊,為己所用。

武則天稱帝后,上官婉兒為她處理百官的奏章,參加政務的裁決,出謀劃策,很多人的生殺大權都掌握在上官婉兒手中。

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身邊度過了27年的歲月,直至武則天垂垂老矣。上官婉兒意識到能夠得到武則天庇佑的日子不多了,她必須找好下一個靠山。

上官婉兒將目光轉向了太子李顯。

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擁護李唐宗室的五位大臣們發(fā)起了“神龍政變”,率軍沖入皇宮。

上官婉兒作為宮中的內(nèi)應,引導羽林軍斬殺了張昌宗和張易之。武則天被逼退位,同年去世。

李顯即位后,史稱唐中宗。

唐中宗對上官婉兒非常信任,仍然讓她負責起草詔令。又將她納入后宮,封為昭容。

唐朝后宮中,皇后之下為四妃,再下一級是九嬪,昭容是九嬪之一。

上官婉兒從宮中女官成為皇帝的女人,自然多獲得了一重保障。

其實上官婉兒看中的并不是性格懦弱的李顯,而是李顯背后的女人----韋皇后。

韋皇后殺伐決斷,頗有點武則天的風范。既然武則天能稱帝,韋皇后自然也有可能。

上官婉兒將賭注押在了韋皇后身上。她屢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之事,幫助韋皇后發(fā)布了多項收買人心的指令。

糊涂的李顯并沒有察覺老婆的野心,對她言聽計從。

那些曾經(jīng)擁護他登基的五大臣因為權勢過大,讓李顯頗有些忌憚。在上官婉兒的牽線搭橋下,李顯開始重用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對抗五大臣。

上官婉兒利用自己的身體下注,與武三思私通,聯(lián)系得更為緊密。

她還將武三思介紹給韋皇后,在韋皇后的支持下,武三思設計貶殺了五大臣,一時權傾朝野,不可一世。

上官婉兒、韋皇后、武三思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將大唐的權力抓在手中。

悲催的李顯再一次被架空了,自己的老媽曾經(jīng)搶了他皇帝的位置,老婆現(xiàn)在又奪了他皇帝的權力,女兒安平公主也天天鬧著讓李顯封她為“皇太女”,以便將來接班當皇帝。

三個女人再加上隨時準備攀附權力的上官婉兒,鬧得大唐王朝烏煙瘴氣。

李顯的太子李重俊眼看“牝雞司晨”的鬧劇要上演,憤而假傳圣旨,起兵誅殺武三思。

當他想繼續(xù)誅殺上官婉兒時,卻被她逃脫了。上官婉兒跑到李顯處,對他和韋皇后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后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

李顯夫妻勃然大怒,令羽林軍誅殺了李重俊。

隨著上官婉兒與韋皇后越來越熟悉,她對自己選擇的靠山越來越失望。韋皇后缺乏智慧,也沒有胸襟,而安樂公主更是荒唐胡鬧。兩人都難有大作為。

無奈之下,上官婉兒又開始尋找新的老大。而此時,李顯的妹妹太平公主的權力逐漸加強。

上官婉兒又依附上了太平公主,并且深得太平公主的賞識。兩人甚至還定了計劃,要廢掉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然后挾天子以令諸侯。

公元710年,李顯突然駕崩。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了遺詔,其中這樣寫道:“李重茂立為皇帝,韋皇后臨朝聽政,相王李旦輔政。”

最后一句“相王李旦輔政”就是上官婉兒加盟太平公主集團的證據(jù)。

有人說李顯是被急于當女皇的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死,真實情況不得而知。

不過韋皇后確實在李顯死后急不可耐地冊立幼子李重茂為皇帝,自己掌握朝廷大權,想要尋機效仿武則天當女皇。

而對她有威脅的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正是她下一步要除去的目標。

還沒等韋皇后有所行動,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lián)手發(fā)動“唐隆政變”,誅殺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

當李隆基攻入宮中時,上官婉兒盛裝出迎,李隆基怒道:“此婢妖淫,瀆知宮闈,怎可輕恕,今天不誅,后悔不及”。

就這樣,上官婉兒香消玉殞,一命嗚呼。

李隆基為何一定要殺了上官婉兒?

縱觀上官婉兒的一生,才華橫溢,游走在權力的最高層,手段和謀略都是頂尖的。

可是,她卻如一只浮萍,沒有根基,沒有背景,終究只能做權貴們的依附者,隨波逐流。

李隆基容不下上官婉兒,與他自己的身世也不無關系。

1】對于女人當權,李隆基又恨又怕。

李隆基出生時,他的父親李旦是當時的皇帝,稱唐睿宗。

唐睿宗是武則天的第四子,是唐中宗李顯的弟弟。

不過,唐睿宗只是個傀儡皇帝,當時朝廷大權都由武則天一手操控。

武則天稱帝后,唐睿宗被廢,年幼的李隆基隨父親幽居深宮,許多年都不能與外界接觸。

不久后,李隆基的母親被人誣告“巫蠱詛咒皇帝”,武則天將她殺死后,尸首都不知道拋到哪里。

李旦也因為被人誣告“有謀權篡位之心”而遭受酷吏審訊,九死一生。

當時年幼的李隆基目睹祖母奪取本應屬于父親的皇權,讓自己家破人亡,留下了心理陰影。

多年后,武則天年老,又將李隆基的伯父,李顯立為皇太子,李旦則改封為相王。

此后發(fā)生的“神龍政變”,李顯從母親手中奪過了最高權力。

李隆基雖然沒有親自參與這次政變,卻目睹了親人之間為了權力而進行的殊死爭斗。

特別是年邁的祖母多年占據(jù)李唐江山而不肯放權,讓李隆基心中感覺到深深的憎恨和厭惡。

作為武則天心腹的上官婉兒,以女子之身參與到各種朝政大事中,李隆基對她本就十分反感。

而上官婉兒投靠韋皇后后,鼓動韋皇后行武則天之事,再一次觸犯了李隆基的忌諱。

當她再一次跳槽到太平公主身邊,想做的又是女子主政的那一套。

李隆基好不容易熬死了武則天,誅殺了韋皇后,又要提防太平公主成為自己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若是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合作,李隆基肯定極為被動

即使沒有了上官婉兒,太平公主也沒有停止折騰。最終在上官婉兒被斬殺的三年后,太平公主涉嫌發(fā)動謀反,被李隆基發(fā)兵擒獲,賜死于家中。

在每一個爭奪最高權力的女人身邊,都有上官婉兒的身影。無論從上官婉兒的過去,還是從她的將來考慮,李隆基怎能容她活在世間?

2】上官婉兒雖然有才,卻沒有忠誠度,無法為己所用

上官婉兒的能力和手段毋庸置疑,這也是她可以在權力頂層游走的原因。

她最初諂媚自己的滅族仇人武則天,在武則天年老勢微時,果斷跳槽到與武則天爭奪皇位的李顯和韋皇后處。

當她意識到李顯懦弱,韋皇后愚蠢時,又馬上不惜犧牲色相,將武三思作為靠山。

武三思被斬殺后,上官婉兒又巴結上了太平公主,聯(lián)手斬殺了韋皇后。并以李顯遺詔為投名狀,向李隆基示好。

這樣朝秦暮楚,只跟著利益走,隨時可以背叛自己的主人,投靠更強的勢力。誰做她的主子都無法安心。

既然無法放心將她為自己所用,不如除掉她以絕后患。

3】上官婉兒私生活混亂,為人不齒。

李隆基斬殺上官婉兒的理由是:此婢妖淫,瀆知宮闈。

大唐對于男女之事容忍度較高,武則天做派豪放,圈養(yǎng)了不少男寵。

上官婉兒14歲就隨侍在武則天身邊,受武則天的影響很大。

據(jù)說武則天和張宗昌兄弟廝混時,從不避諱上官婉兒,還讓她在旁邊侍奉。

沒想到,張宗昌和上官婉兒也暗生情愫,瞞著武則天混到了一起。

事發(fā)后,武則天勃然大怒,當場就要處死上官婉兒。后來在張宗昌的求情和上官婉兒痛哭流涕的懺悔后,武則天惜才,饒恕了她。

為了懲罰上官婉兒,武則天下令行了“黥刑”。在上官婉兒額頭上刻字,表示她曾經(jīng)是罪犯。

上官婉兒在額頭上畫了一朵梅花遮掩刻字,沒想到居然風靡大唐,成為大唐女子最熱門的妝容。

此后,上官婉兒成為李顯的昭容,卻與武三思私通,還將武三思介紹給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穢亂后宮。

上官婉兒還常常與宰相崔湜游玩約會,為了討好情人,崔湜更是將自己的弟弟崔蒞、崔液和崔滌,依次地獻給了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成為一個交際花,用身體交換自己所需的利益,在權力的漩渦中不可自拔。

李隆基雖然不是正人君子,卻對上官婉兒這樣輕佻放蕩的行為看不慣,認為她狐媚妖淫,斷不可再留。

結束語

上官婉兒的初衷是要依附強者,為自己尋找更好的生存空間。

為此她失去了底線,在幾個當權者中反復橫跳,挑動了一撥又一撥的宮廷動亂。

李隆基并不僅僅只想殺掉上官婉兒一人,他想做的是徹底斬斷李唐王朝40多年的女人主政的局面。

上官婉兒作為其中最活躍的一環(huán),沒有忠誠度卻能力極強,李隆基必然不會允許她繼續(xù)攪亂大唐王朝。

上官婉兒宛如盛開在權力漩渦中的一朵艷極的花朵,玩弄權術終將被權力反噬,盛極則衰,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編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