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臻同志,你不要回去了,就在北京吧,北京好治病,出去干什么?”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林彪臉色一下子陰沉下來?梢哉f,是毛澤東救了聶榮臻一命,否則即使林彪不再使陰招,聶榮臻極度虛弱的身體一定難以支撐下去。
聶榮臻 資料圖
新中國成立后,林彪與聶榮臻的境遇大相徑庭。由于稱病拒絕掛帥出兵朝鮮,毛澤東讓他專心養(yǎng)病,林彪退到了政治舞臺邊角,成為清閑的旁觀者。而聶榮臻則代理總參謀長,協(xié)助毛澤東、彭德懷籌劃抗美援朝戰(zhàn)爭,成為當時最忙碌的人。
這種情況持續(xù)了將近十年。隨著廬山會議風云突變,彭德懷被罷官,林彪趁勢而上,擔任國防部長,主持中央軍委工作。到了“文革”中間,林彪對聶榮臻下手了。
1968年3月22日,林彪下發(fā)兩個命令,一個是說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犯了嚴重的錯誤,決定撤銷他們的所有職務;另一個命令是任命他寵信的黃永勝為總參謀長。由于有意封鎖,如此重大的人員變動,身為軍委副主席的聶榮臻事前竟毫無所聞。楊成武是聶榮臻指揮華北野戰(zhàn)軍時的主要戰(zhàn)將,林彪和康生要挖出楊成武的“黑后臺”,其矛頭所指,不言自明。
4月6日,聶榮臻覺得有必要把事情搞清楚,便打電話找林彪。電話是葉群接的。“你們說的黑后臺究竟是誰?”聶榮臻直截了當?shù)貑枴?ldquo;并沒有點名嘛。”葉群回答得很藝術,反正當時社會上“炮轟聶榮臻”轟得厲害,讓群眾去轟,轟倒誰就是誰。
聶榮臻感到事態(tài)嚴重,便于4月7日直接給毛澤東上書,說明自己對楊成武的看法和歷史上同楊成武在一起工作的情況。四天后,毛澤東在聶榮臻的信上批了十六個字:“榮臻同志,信已收到,安心養(yǎng)病,勿信謠言。”不久,毛澤東又當面安慰聶榮臻:“如果講楊成武的后臺,第一個是我,第二個才輪到你。”
六個月后,林彪第二次將黑手伸向聶榮臻,理由是他參加了“二月逆流”。1968年10月26日,林彪在八屆十二中全會上,把陳毅、葉劍英、徐向前、聶榮臻等老帥和李富春等老同志說成是反黨集團,并分成兩個攤子,說聶榮臻與葉劍英、徐向前是一個團伙。
八屆十二中全會之后,聶榮臻憂怒交加,因病住進解放軍總醫(yī)院。葉劍英打電話給聶榮臻的夫人,說:“你轉告聶老總,我相信我自己,也相信聶總,我們不是搞陰謀的人。”
1969年10月18日,林彪又使出了第三招。他借口中蘇邊界關系緊張,以加強戰(zhàn)備、防止敵人突然襲擊為名,發(fā)布緊急指示,即所謂“第一個號令”。根據(jù)這個號令,聶榮臻被疏散到鄭州,林彪特地為鄭州方面規(guī)定了八個字的接待原則:“不冷不熱,偏重于冷。”在鄭州,聶榮臻患上了皮膚病,全身奇癢,坐不安,睡不寧,身體急劇衰弱。他只得求救于周恩來。周恩來親自打電話讓聶榮臻回京治病,并安排他在五一節(jié)與毛澤東見面。
“榮臻同志,身體還好吧?”毛澤東關切地問。毛澤東身邊照例跟著“親密戰(zhàn)友”,但林彪沒有任何表情。
“皮膚病,頑固呀。”聶榮臻感謝主席對他的關心。
“榮臻同志,你不要回去了,就在北京吧,北京好治病,出去干什么?”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林彪臉色一下子陰沉下來。
可以說,是毛澤東救了聶榮臻一命,否則即使林彪不再使陰招,聶榮臻極度虛弱的身體一定難以支撐下去。
在得知“九一三”事件和林彪走向毀滅結局后,聶榮臻百感交集,他總結了三條:“首先,對于個人主義嚴重,特別是伸手要官要權的人,我們不應該予以重用,尤其是決不能讓他們進入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層;第二,我們必須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識別混進黨內的資產(chǎn)階級兩面派;第三,我們要警惕像林彪那樣極力鼓吹個人迷信的人。”他為自己的“搭檔”加上了最后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