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弗陵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
太子劉據(jù)不軌,其他幾個兒子劉旦、劉胥等非輕浮傲慢即聲色犬馬,都難成大器。無奈,漢武劉徹最終打算,準備由當時年僅五歲的小兒子劉弗陵做接班人。
乍看,小弗陵這是意外撿了個大便宜,事實是,他這個帝王儲位,充滿了血腥,代價可謂高昂。說白了,劉弗陵的太子之位,是他母親用生命換來的。
弗陵生母的身世十分奇特。
那一年漢武帝巡狩河間,有個術(shù)士對皇帝說,這里隱藏有奇女子。武帝好奇,馬上命人四處尋找。最終找到這個姓趙的奇女子,并將她帶來見皇帝。襤褸的衣裳遮掩不住她的姣美容貌,女子驚恐地站在天子面前,兩只手緊緊地握著。武帝問此怎么回事,有人答,女子生下即雙拳緊握,無法張開。武帝不信,伸手抓住女孩手,只輕輕一掰,女子雙手即如常人伸展分開。隨之武帝將其帶進宮,異常寵幸,并賜名號“拳夫人”。
很快,拳夫人晉封為婕妤,住鉤弋宮,人稱“鉤弋夫人”,愈發(fā)受到武帝的寵愛。武帝太始三年(前94年),趙婕妤給武帝生下一個兒子,武帝名其“鉤弋子”。這個“鉤弋子”,正是劉弗陵。由于小弗陵是母親懷胎十四個月才落地出生,傳說堯也是在娘肚子里待了十四個月才問世,為此漢武特地將鉤弋宮門改作“堯母門”。
小弗陵五六歲時,長得機靈聰慧,漢武常對人講,這個孩子很像他小時候,所以格外疼愛,暗自也想立他為太子。但有一個重大的障礙,橫亙在武帝面前的,就是弗陵那年輕貌美的母親鉤弋夫人。如若立弗陵作太子,他母親還那么年輕,到時候武帝駕崩,少年弗陵登基,其母難免會婦人干政,大漢將重蹈呂后垂簾的覆轍。
解決這問題的唯一辦法,毫無疑問是讓鉤弋夫人消失。如此既能夠讓弗陵接班,又徹底杜絕了婦人干政女主亂國的隱患。于是乎,漢武帝動了要趙婕妤命的心思。
對此,趙婕妤并非一點未覺,但為了兒子的江山大位,她選擇了佯裝不知,慷慨赴死。
這一日陪武帝到甘泉宮,趙婕妤為了給天子殺她有個合適的借口,竟然故意冒犯皇帝。武帝厲聲呵斥她,婕妤主動摘去頭飾跪地請罪。武帝命人拉出去,交宮廷監(jiān)獄問罪處斬。
人都有求生的本能,雖說為兒子鉤弋夫人早已視死如歸,可死到臨頭,她還是期望天子能發(fā)發(fā)慈悲。她一步一回頭地含淚癡癡望著漢武帝,不曾想,絕情的漢武怒吼著朝她:快走,你死定了!就這樣,鉤弋夫人最終被處死在云陽宮。
為了兒子的前程,一個母親付出了她所能付出的最高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