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父親和兒子都長壽,為何他只過半百?只因晚上有一壞習慣!
清朝作為最后一個封建統(tǒng)治的王朝,雖然他的最后一個統(tǒng)治者溥儀成了傀儡,讓慈禧將偌大一個滿清王朝的大好前程斷送了,也使中華民族陷入了歷史最低谷的境遇。但是清朝還是有三位十分厲害的皇帝的,康熙、雍正以及乾隆,這爺孫三人都是政治的一把好手,三代的輝煌統(tǒng)治也將滿清推向了頂峰。
而這三人中最為睿智的要數(shù)雍正。雍正敢于改革與創(chuàng)新,他將很多廢舊的制度通通革新,并大力發(fā)展工業(yè)農(nóng)業(yè),最為難得的是,雖然貴為皇帝,但他真的下苦心整治國家問題,嘔心瀝血,但是英年早逝,享年57歲。
其實能活57歲在古代已經(jīng)算是正常水平了,但是他的父親康熙活了68歲,而且執(zhí)政61年,創(chuàng)歷史最高,比自己的兒子活的時間還長。他的兒子乾隆活了88歲,執(zhí)政60余年,僅次于他爺爺,而雍正僅僅執(zhí)政13年,也是天妒英才啊。
為什么說是天妒英才呢,因為他知利弊,敢改革,將他老爸遺留下來的很多問題都解決了,又給自己的兒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們爺孫三人創(chuàng)造的康乾盛世持續(xù)時間長達130多年,這又創(chuàng)造了一個歷史之最。而在他執(zhí)政的13年里,每天都兢兢業(yè)業(yè),如果說其他的皇帝是江山的擁有者,雍正卻能稱之為江山的守護者。
根據(jù)歷史文獻記載,雍正處理國事毫不馬虎,而且每件都盡心盡力地去完成。有人可能會說,當時的清朝欣欣向榮,哪有這么多國家大事要處理。其實不然,改革國家是一件很巨大而且成效慢的過程,諸如外敵、內(nèi)政以及民生等等,其實想要做好并不難,但要好上加好就很難了,雍正就是這么一個十分負責的君主,他想要更好。
那么雍正的父親和兒子都長壽,為何他只到57歲就離世呢?只因他晚上有一壞習慣:就是經(jīng)常到深夜了還在工作。雍正有一個習慣,就是今天的事必須今天完成,有時候遇到個旱災、澇災什么的,他就要“工作”到深夜,長期大量用腦還得不到好的休息;皇上吃的東西都是山珍海味,但在雍正眼里就如同“快餐”一般,吃兩口就行;而且他的娛樂活動也很少,他很少出宮,外出打獵、巡游更是少之又少。
雍正晚年越發(fā)感到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便想試著煉制“仙藥”來使自己活得更長,但是真正的“仙丹”并不存在,補品也不能亂吃,過度服用“仙丹”使他的身體殘余大量藥性,這也加速了他的死亡。
一個為民著想的皇帝少之又少,一個為民盡心盡力的皇帝更是鳳毛麟角,雍正在其才華正茂時駕鶴西去,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