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這個名字眾所周知,都知道小時候的他特別聰明,和他一起玩耍的一個小朋友掉進了水缸里,別的小朋友都被嚇壞了,他卻靈機一動,搬了一塊石頭把水缸砸了個窟窿,小朋友這才得救,這個故事就一直流傳了下來,從此他救人的故事算是出了名?晌覀冎恢浪抉R光,卻不知道那個被救的同伴是誰。
其實司馬光的事跡不僅出了名,還編制了一本史學(xué)巨著,可見這個人在歷史上有多厲害。他小時候所救的那個同伴叫上官尚光,小時候曾和司馬光一起玩耍。那個時候還是宋代,其實那時的水缸不叫缸,多是甕。之所以在甕里儲存那么多水,多是為了救火用的。下雨的時候,甕里也會儲存一定量的水,如果不小心發(fā)生了火災(zāi),可直接用里面的水來救火。所以甕的容積是很大的,小孩子掉進里面的危險性可想而知。
據(jù)史料所說,當時司馬光的家父是河南某縣的一個官員,可上官家也是一個不小的家族,所以兩家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也沒什么奇怪的。因為司馬光救了這個小孩,上官家的人為了感謝他,時不時就會來司馬家拜訪,并送一些東西,這個孩子的英勇事跡也在周圍迅速傳遍了。當時宋朝還流行一些小報什么的,而這件事也被傳的家喻戶曉,可謂是人盡皆知了,因此司馬光在當時小有名氣。
如果這件事放到現(xiàn)代,怕是早就在網(wǎng)上傳瘋了吧,說不定還會把砸缸的視頻給錄下來。只可惜在那個年代,只能憑一些文字和民間的傳說來傳頌。盡管是這樣,他的事跡還是在當時傳開了,甚至傳到了一些大城市。不僅如此,當時還流傳著一些關(guān)于司馬光事跡的“漫畫”,可見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
只是這個故事在現(xiàn)代人眼里,還是有許多人對此事持有懷疑態(tài)度,說有可能是當時杜撰出來的故事來宣揚自己。不過我們也可以看一下成年后的司馬光,他性格耿直,生活上也十分節(jié)儉,還在朝中居于要職,似乎沒必要杜撰一些光榮事跡為自己以后打算。
上官家的人為了感謝司馬光還在家譜中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所以上官家族的人都這知道這件事。這個名叫上官尚光的小孩長大后離開了小時候居住的地方,為了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他還在居住地特地為司馬光建了一座亭子,以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不過那座亭子后來已經(jīng)不在了,但故事卻流傳到現(xiàn)在。
雖然知道了這個小孩的名字,不過他的名氣并不大,所以關(guān)于他的記載并不多。僅僅在上官家的家譜上記載了司馬光和這位落水小孩的名字
既然能在小時候和司馬光一起玩耍,估摸著這個小孩有可能來自官宦家庭。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現(xiàn)代,現(xiàn)代人大多還是把它用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比如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要冷靜果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