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莊的故宮文化生活館中,市民聚精會神地參觀。
河北日報記者 尉遲國利攝
本報記者 白波 通訊員 張雅杰
一幅《千里江山圖》,衍生出項鏈、徽章、鼠標墊、書簽等不同類型的文創(chuàng)產品。一件件精致、秀雅的小物件,因為融入了曠世珍寶的靈氣變得更加與眾不同……
“故宮文化生活館”攜“千里江山”系列、“福字杯”系列、“瑞鹿”系列等238件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創(chuàng)產品在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亮相,讓“十一”長假期間游覽避暑山莊的游客大飽眼福。“合作的同時,我們更要學習故宮作為國內博物館文創(chuàng)翹楚的先進理念,培育我們自己的團隊,把這項事業(yè)做起來,讓更多的承德百姓有機會感受文創(chuàng)魅力、接受文化熏陶。”避暑山莊博物館館長蔣秀丹說。
梅花鹿進京
強行“解決”北京戶口
故宮博物院的文創(chuàng)開發(fā)始于2013年,歷時五載,如今的年銷售額已超過10億元,產品種類達上萬個。寫有“朕就是這樣漢子”的折扇、擺剪刀手的雍正皇帝像,一向給人以嚴肅印象的歷史、宮廷文化在被故宮“玩壞”的同時,也令人意外地迸發(fā)出全新的能量。
“文創(chuàng)”事實上是一個誕生于寶島臺灣并在那里率先被發(fā)揚光大的概念。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公開表示,北京故宮的文創(chuàng)就是他親自帶隊從海峽對岸跟臺北故宮學的。對與北京故宮淵源深厚而又一衣帶水的承德避暑山莊來說,向故宮取經,就更顯得順理成章了。
“我的理解,文創(chuàng)產品的意義在于突破過去簡單購買紀念品的模式,讓大家在參觀完博物館以后,能把文化氛圍‘帶回家’。”蔣秀丹介紹,避暑山莊博物館在文創(chuàng)方面的探索已有幾年時間,尚未形成規(guī)模,模式也僅限于產品銷售。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背景下,去年,承德市與故宮博物院達成合作意向,“雙方談了很多項目,文創(chuàng)合作是其中一項。”
避暑山莊自清朝康熙年間始建起就按帝王苑囿的傳統(tǒng)飼養(yǎng)梅花鹿,現(xiàn)在仍有300多只。在故宮文創(chuàng)北上之前,去年9月,避暑山莊的9只梅花鹿就先行南下,在故宮的慈寧宮住了半年,向游人展出。這是雙方合作中故宮方面的提議。在京期間,梅花鹿還誕下了一只小鹿,避暑山莊的工作人員戲稱,梅花鹿去了一趟北京,還非要落實個北京戶口!
跟大師學修鐘表
故宮吃住全包
最近一段時間,避暑山莊博物館在交流合作方面可謂多路出擊。去年11月,避暑山莊博物館找到了另一個“兄弟”,在展覽、學術、人才和文創(chuàng)方面與沈陽故宮博物院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在京津冀區(qū)域,避暑山莊博物館的展品也在三地聯(lián)合的展覽中頻頻亮相。
故宮在避暑山莊人口中是“兄弟”,也是“老大哥”。早在1975年,故宮博物院就從故宮調撥文物支持避暑山莊三大殿的復原工作,故宮博物院的專家也為此長駐承德。蔣秀丹介紹,故宮博物院擁有強大的文物修復、古建維修、人才培訓力量,多年以來,只要避暑山莊求助,故宮都會毫不吝嗇地給予支持。
“有了人,一切都好辦。”蔣秀丹告訴記者,由于種種原因,避暑山莊博物館人才隊伍近些年出現(xiàn)了斷檔,加強人才培養(yǎng)是她眼前最看重的工作。避暑山莊博物館辦起了專家講堂,邀請故宮博物院的專家進行授課;故宮舉辦的培訓,避暑山莊的工作人員也去參加。
去年,故宮搞了一次“鐘表培訓”,全國僅有10個名額,就給了避暑山莊2個。避暑山莊博物館有宮廷鐘表40余件,但大多狀況不佳,需要修復。避暑山莊的史曉軍和王震到故宮接受著名鐘表修復師王津的手把手培訓,吃住都由故宮方面全包。兩個月下來,兩人受益匪淺。
“故宮博物院是國際知名的博物館,很多理念都具有國際水平。跟故宮合作,能使我們快速接觸到國際領先的博物館理念,所以我們非常珍惜跟故宮的合作。”蔣秀丹說,對故宮的學習不是照搬,而是把包括整體規(guī)劃在內的故宮各方面先進理念融入避暑山莊自身的發(fā)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