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蒂爾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說出要“放棄”新馬高鐵項目不到兩周后,又改口了。
12日,正在日本東京參加第24屆亞洲未來國際大會的馬哈蒂爾在接受《日經(jīng)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訪問時說,新馬高鐵計劃不是被取消,而是推遲落實。他說,政府已展延推行并重新研究這項計劃。
這一表態(tài)與馬哈蒂爾此前的言論可謂大相庭徑。5月28日,他在上任不滿一個月時即公開宣布:馬政府已決定取消新馬高鐵計劃,并強調(diào)這是最后決定,因為這一計劃無法讓馬來西亞賺取一分錢。
現(xiàn)在,馬哈蒂爾不僅大幅改變了此前的言論,更是進一步表示,馬政府還在考慮建立“跨馬來西亞半島(即馬來半島馬來西亞部分)”高鐵的可能性。
“馬哈蒂爾此前的言論和如今的言論對比,可看出他只是先‘放風’,再根據(jù)“風向”和反彈,來決定下一步怎么走。這是外國從政者慣常采用的做法。中國的投資者應該聽其言,觀其行,再作判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14日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道。
取消?不,只是推遲
“我們不會說馬來西亞永遠都不會有高鐵,但這個項目成本太高了,我們只能暫時推遲這個項目。”馬哈蒂爾說道。
12日,正在日本出訪的馬哈蒂爾告訴日媒,新馬高鐵計劃只是被推遲(postponed),并沒有取消(not cancelled)。他認為,以目前局勢,馬來西亞暫無法承擔這項計劃,但是該項高鐵計劃的“門檻”還是敞開。
“我們不能說高鐵計劃不會出現(xiàn)在我國,未來還是需要它。”馬哈蒂爾稱,如果馬來西亞資金不夠,就必須推遲這項計劃,或者把這項計劃的范圍縮小。
2016年12月,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政府在歷經(jīng)十年談判后在吉隆坡簽署了共建新馬高鐵的協(xié)議,這也是馬來西亞前任納吉布政府的“旗艦工程”。在這條計劃造價為170億美元的高鐵線路中,大約90%的路段在馬來西亞境內(nèi)。鐵路修通后,新加坡與吉隆坡之間的通勤時間將由原來的近5個小時縮短至90分鐘。
這一項目的誕生歷經(jīng)波折,從提出到立項經(jīng)歷了近十年時間。去年12月20日終于開始正式招標,截至今年4月前已有來自中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的6家投標者遞交了設計方案,新馬兩國原定于今年年底確定中標企業(yè)。
馬哈蒂爾5月28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由于無力支付高昂的建設費用和國內(nèi)債務問題,將單方面取消該項目并向新加坡支付違約金。
值得注意的是,新馬高鐵的另一重要當事方即新加坡隨后表態(tài)稱:會繼續(xù)支持高鐵計劃,并會根據(jù)雙邊協(xié)定履行新方的義務。但也同時表示,“只有在馬來西亞也同樣支持并愿意履行協(xié)定,才能繼續(xù)這項計劃。”
就新馬高鐵的“取消”,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回應稱,注意到馬來西亞新政府就新隆高鐵的有關表態(tài),相信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能夠協(xié)商解決。至于所提到的有關項目可能對中方利益產(chǎn)生影響,中方一貫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同各國包括馬來西亞開展經(jīng)貿(mào)和投資合作,愿同馬方繼續(xù)保持密切合作。
梁海明認為,對于中國而言,馬來西亞只是其中一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在沿線國家還有不少投資選擇。但對馬來西亞而言,世界上只有一個經(jīng)濟發(fā)展強勁,對外投資進取的中國。
“實際上,馬哈蒂爾也有‘馬來西亞夢’(大馬夢),希望馬來西亞能長期繁榮,以及盡快處理高息的外債以及償還貸款。但馬來西亞要實現(xiàn)‘大馬夢’,離不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尤其是與中國、新加坡的合作,如果馬來西亞希望能盡快及盡力減少周邊國家中國、新加坡的合作,這將得不償失。”梁海明說。
馬哈蒂爾訪日大談提升對華友好關系
馬哈蒂爾做出上述最新言論時,正在日本東京出席“亞洲的未來”國際交流會議。此前《日本經(jīng)濟新聞》分析指出,馬哈蒂爾選擇將日本作為上任后首個出訪的國家,或是標志著馬哈蒂爾走近日本的信號。
對于馬哈蒂爾此訪,日本政府表現(xiàn)出了非常大的熱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都同他進行了會談,日方還邀請他參加日本商工會議所、日本貿(mào)易振興機構等組織的投資、貿(mào)易論壇等。
馬哈蒂爾在日本之行中還公開提及中國的重要性。馬來西亞《詩華日報》12日報道稱,馬哈蒂爾表示會盡快安排時間展開訪華之行。
他指出,自己這次來日本,主要是為了出席他每年都會參加的“亞洲未來國際大會”。而中國在很久以前就視馬來西亞為友好國家,馬方也會提升和中國的友好關系。他說,“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對我國的出口有很好的幫助。”
“馬哈蒂爾日前訪問日本,提出希望日本給予馬來西亞低息貸款,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沒有當場答應。日本的不大爽快,應該已給馬哈蒂爾一個警告。相信這也是馬哈蒂爾對高鐵改口的原因之一。”梁海明說。
梁海明分析指出,目前馬來西亞新政府正面臨著多方挑戰(zhàn)。在外部方面,馬來西亞的出口形勢不佳,亟須周邊國家的支撐。例如占馬來西亞總出口量8%的棕櫚油價格近年來一直走低,加上歐盟、印度的進口限制,中國又與馬來西亞鄰國印尼簽署協(xié)議未來將從印尼購買更多棕櫚油,這對馬來西亞的棕櫚油行業(yè)而言將帶來重要沖擊。
在內(nèi)部,馬來西亞的金融體系暗藏危機,該國政府、企業(yè)背負著高額債務,債務占GDP比例已遠超100%,在這種負債累累、經(jīng)濟仍不振的情況下,要吸引歐美日投資者可謂困難重重。
據(jù)星洲網(wǎng)報道,在這場“亞洲未來國際大會”上,馬哈蒂爾明確表達了兩個信息:一是發(fā)展與中國友好關系,二是希望東南亞國家建立更緊密聯(lián)系。
馬哈蒂爾還指出,作為一個貿(mào)易國,馬來西亞要和全球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所有國家有貿(mào)易往來,但他們希望的是能夠帶來資金和技術轉(zhuǎn)移的直接投資。
為了有效表達這種需求,他希望東南亞國家能夠抱團。馬哈蒂爾稱,馬來西亞只是一個小國,但若東南亞國家以一個集團談判,效果便會不同。
“馬哈蒂爾要實現(xiàn)其‘大馬夢’,要做的不是推翻過去的項目、過去的合作,而是要更加積極在過去的項目、合作當中,找出當中的機遇,進一步深耕合作。”梁海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