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對非洲友好的工作,是我終身的選擇”。“如果把中非論壇比喻成一個誕生于北京的嬰兒,那現在他已經是一個18歲的翩翩少年,一個風華正茂、引人注目的青年,他的發(fā)展有著廣闊的前景”。“我一輩子都在同非洲打交道。退休以后,我的非洲情結未了,一直在關注非洲,關注中非關系。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向大家介紹一個真實客觀的非洲,一個真實的客觀的中非關系”......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許鏡湖、中國政府前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外交部非洲司前司長程濤三位外交官今天上午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與中外記者分享了自己的對非情結,介紹了中國對非政策及中非關系等問題。
人文、青年交流是中非合作的重點
許鏡湖在會上表示,北京峰會預期將出臺眾多促進中非交流的文件,其中人文領域、青年領域會是優(yōu)先合作領域。她指出,近年來,中非人文交流越來越緊密,共實施了200多項人文合作項目,如中非文化人士互訪,歡樂春節(jié)走進非洲等。她舉例說到,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 曾在坦桑尼亞熱播,創(chuàng)造了萬人空巷的盛況?梢,非洲人民希望了解中國文化,對中國故事很感興趣,也說明中非文化是相通的。
談到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提出的中非人文領域合作舉措“萬村通”項目,許鏡湖表示,“萬村通”項目旨在“為非洲一萬個村莊接入衛(wèi)星數字電視信號”,約堡峰會后,該項目得到了很快很好的落實。中國企業(yè)已與22個國家簽訂協議并落實該項目,為非洲偏遠地區(qū)一萬多個村子的老百姓接通電視,為他們打開了了解世界的窗口,豐富了他們的文娛生活,受到他們的歡迎。
許鏡湖還指出,非洲人口非常年輕,非洲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青年的教育、培養(yǎng)和就業(yè)。中方十分重視非洲這方面的需要,并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與非積極開展友好的交流合作。中國著力增進中非青年之間的相互了解,舉辦了中非青年大聯歡、邀請非洲青年訪華等項目。還為非洲培養(yǎng)年輕人作出貢獻。自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以來,中國已為非洲培訓了二十萬名各類職業(yè)技術人員,為非方提供四萬個來華培訓名額、兩千個學歷學位的教育名額以及大量獎學金。因此,越來越多的非洲年輕人都選擇來中國留學。
她還指出,很多在非洲的中國企業(yè)和項目都會雇傭當地年輕人,這有助于解決非洲青年的就業(yè)問題,得到了他們的歡迎和贊賞。例如肯尼亞蒙內鐵路修建過程中,用工46000人;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yè)園區(qū)就業(yè)人員11000多人,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北京峰會將成為惠及民生的峰會
談到中國脫貧經驗在非應用,劉貴今表示,脫貧是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最大成就之一。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國與非洲國家分享脫貧經驗,在當地建設有助脫貧的民生項目,為當地百姓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效果明顯。他期待此次北京峰會再次成為惠及民眾的峰會,有更多的聚焦民生和脫貧的合作項目出臺。
在這方面,許鏡湖也談到,非洲國家希望學習中國扶貧減貧的經驗,很多中企都在幫助非洲國家實施一些扶貧減貧的項目,如馬拉維的棉花種植項目、莫桑比克的水稻種植項目、坦桑尼亞的玉米項目等。這些項目不僅提供資金、技術,也提供銷售渠道,在解決當地民眾溫飽問題的同時,也增加了民眾的收入。
非洲朋友自己會判斷誰是真正的朋友
西方國家官員和媒體不斷抹黑中非關系和中非合作,指責中國對非施行經濟侵略、經濟掠奪。對此問題程濤很堅決地表示,這些指責完全是欲加之罪。他說,“非洲過去被殖民統(tǒng)治,他們當然討厭殖民者,如果中國也實行殖民主義,肯定會被他們趕走,這是毫無疑問的。非洲人很聰明。他們知道什么人是真心,什么人是假意。什么人是朋友,什么人不是朋友。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吧,不要總給他們上課了。”
非洲人民受過500年的殖民統(tǒng)治,他們最清楚什么是殖民主義。程濤說,殖民主義有三個特點:奴役人民、掠奪資源、傾銷商品。中國與非洲的合作,政治上平等,經濟上是公平買賣。中國對非洲資源的需要,和殖民主義國家掠奪非洲的資源有本質的區(qū)別。中國不僅購買非洲資源,還幫助他們進行資源深加工。尼日利亞是非洲出口石油最多的國家,但也是進口柴油、汽油最多的國家,甚至入不敷出,中國就在當地幫助他們進行石油加工。中國和非洲的貿易近年來發(fā)展迅速。2017年中非貿易額已經達到1700億美元。中國的商品價廉物美,深受非洲老百姓的歡迎,改善了他們的生活,與此同時,中國也從非洲進口了很多商品,互惠互利。
程濤表示,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不僅把中國制造送到非洲市場,還幫助非洲人民搞非洲制造。他引用非洲諺語說“送朋友一條魚,不如教會他結網。“中國也有一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國人在商品交換的同時也在幫助非洲朋友。他表示,在不久的將來,不僅是“中國制造”世界各地大家能夠看到,而且將來也一定能看到 “非洲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