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忙完這個月,他們還要去省外甚至國外修建冰景
冰雪匠人接活接到手軟
冰建師傅正在給冰塊做造型。
凌晨5時,戶外氣溫-24℃,道里薛家道口,4輛面包車開著大燈,將漆黑的周遭劈出一條光路來。56歲的么有成將身上的棉衣裹了又裹,一頭扎進(jìn)停在道邊的面包車?yán)铩?ldquo;今兒咱去哪兒干?”老么沖著在車?yán)锊[覺的肇東老李問道。“霽虹橋。”老李并未睜眼,淡淡地應(yīng)了聲。5時10分許,停在道邊的4輛面包車就被租住在薛家的30來個冰建工人塞滿,帶著一束光向城市中心駛?cè)?hellip;…
每年冬天,大自然都賦予哈爾濱冰天雪地,自從建筑被人類文明賦予了景觀功能,這片土地上的能工巧匠就從沒辜負(fù)過這份恩賜。進(jìn)入12月份,上千名冰匠用一個月的冰建期,靠著勤勞和智慧、熱愛和匠心,把一塊塊松花江里切割出的冰塊,變化成城市里最炫的奇觀。今年哈爾濱的冰建工程,除了冰雪大世界外,還有華南城、中華巴洛克景區(qū)、江北萬達(dá)、呼蘭河口濕地、金河灣濕地……同時,以城區(qū)重要節(jié)點(diǎn)、中心廣場和主要出入城口為重點(diǎn)的25處城區(qū)冰雪景觀和各街區(qū)的上千個冰雪景觀也在同期建造,讓哈爾濱的冰建工匠們忙得馬不停蹄。
A 一個月活不斷流,收入上萬元
24日,霽虹橋轉(zhuǎn)盤道街頭冰景工地上。叉車、吊車正搬運(yùn)著每塊四五百斤重的冰塊,油鋸的轟鳴聲瞬間掩蓋了數(shù)十只冰鏟發(fā)出的嚓嚓聲。么有成正在修建280米長的冰圍廊。
56歲的老么是個瓦匠,家住雙城,十多年來每年冰建期都在薛家租房子住,方便到達(dá)市區(qū)各個冰景施工現(xiàn)場。他干的是“洗冰”,就是將造冰景時預(yù)留放燈管的冰洞用碎冰和水封凍起來,讓冰景外觀看不出縫隙。他用一截斷尺量量冰洞大小,從腳下碎冰塊里找到一塊差不多大的冰塊,用冰鏟修成與冰洞一樣的形狀,塞進(jìn)去,再用碎冰和水將縫隙抹平。“這跟瓦匠抹水泥有點(diǎn)像。”老么樂呵呵地說。
“1日,去冰雪大世界建冰景;18日,到華南城造冰景;22日,到霽虹橋轉(zhuǎn)盤道建街頭冰景;到這個月底哈爾濱的冰建工程基本都結(jié)束了,我們就去長白山做冰景,行程已經(jīng)定好了。”老么說他每年靠這一個月的冰建期可掙六七千元,今年冰雪景觀多、活多,能掙上萬元。
冰匠們多為省內(nèi)的木匠、瓦匠,看得了圖紙、切得了冰塊、做得了造型。夏天做土建,冬天做冰建,成手冰匠一個月能掙萬八千元。哈爾濱冰建結(jié)束后,他們并不貓冬,而是到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湖南甚至國外去修建冰景。
B 干冰景上癮了,一把冰鏟近千元
一塊數(shù)百斤的冰塊在唱貴敏手中現(xiàn)出晶瑩剔透的穹頂模樣,不過十幾分鐘。“師傅,你手法真好,幾下就鏟出個圓球來。”記者說。“這可不是誰都能干的,沒經(jīng)驗的人一鏟下去就能毀了一塊好冰。這冰老貴了,80元一塊呢!做冰景這活兒不干個三兩年做不來。采冰靠力氣,雕冰講技巧,我們做冰景的得二者兼顧。手上的活兒好,接的活兒就多。我干了7年了,別人一天200元,我350元。”唱貴敏邊鏟冰邊說。
“哥兒們,搭把手。”唱貴敏吆喝旁邊的工友,兩人把一根撬棍插進(jìn)冰球留的冰洞里,一個推一個撬,將幾百斤的冰球翻了個兒。“做好這個球起碼得1小時。這得一點(diǎn)點(diǎn)鏟成圖紙上要求的大小和形狀。我做的這個球是整個冰建筑頂部的中心,不能丟了手藝呀!”唱貴敏今冬已經(jīng)建了冰雪大世界等6個地點(diǎn)的冰景。
工地里,冰匠們手不離鏟,走哪兒拎哪兒,有的還將冰鏟裝在魚桿袋里,非常愛護(hù)。“干這活兒上癮,每年冬天一到就盼著早點(diǎn)開工。別看我們舍不得吃穿,可舍得買工具。我這把鏟,鏟頭锘鋼,鏟柄白鋼,組裝下來七八百元一把。我家里有大小冰鏟7把,這些寶貝我用金剛石面的磨鋼來磨。”油鋸轟鳴聲打斷了唱貴敏近乎陶醉式的講述。
C 冰城冰景我來建,特別自豪
哈爾濱新聞網(wǎng)記者在工地一輛面包車?yán)镎业届V虹橋冰景的工頭遲華友時,他正在一堆燈管包裝箱和燈管包圍中,對照圖紙給各色燈管連線。這時一工人遞來一碗泡面,他隨手放在地上,手里的活兒沒停。記者看了下表,中午11時10分,這碗面就是遲華友的早餐兼午餐。
“早上不到5點(diǎn)就出門接工人,晚上七八點(diǎn)回家,這錢掙得不易!工人們哪個不是里面一身汗、外面一身霜啊!干一天活,腳底返霜,腳面落霜,鞋里鞋外都濕透了,每人都得備兩雙鞋換著穿。建這個冰景,毛冰量700立方米,得雇叉車工、吊車工、油鋸工、電工、架子工、冰建工80多人。我既得保證工期,又得保證工人安全和施工質(zhì)量,老操心了!”遲華友說。
53歲的瓦匠遲華友是雙城人,十幾年前來哈爾濱包活兒,夏天干工地,冬天干冰景。幾年前他在群力家園買了房,把媳婦孩子都接到哈市來生活。跟著他的伙計有雙城的、肇東的、呼蘭的,幾個手藝好的伙計也跟著他在群力家園安了家。他笑道:“這些年,哈爾濱街頭冰景我建了不少,沒事拿手機(jī)曬曬朋友圈,特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