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雁群在2018年2月10日舉辦的老北京祝壽展上講話。毛里求斯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國際在線報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高俊雅):毛里求斯中國文化中心是我國在海外創(chuàng)建的第一家文化中心。成立30年來,該中心不斷創(chuàng)新文化交流方式,促進兩國民心相通,讓中國文化在這個印度洋島國開花結果。
在位于毛里求斯瓦瓜市的雙杰劇場里,中國駐毛里求斯使館文化參贊兼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松雁群滔滔不絕地向記者介紹中毛兩國文化交流活動,“我們搞的老北京祝壽展,最大規(guī)模的花車巡游以及跨國春晚,真應該說在毛里求斯社會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由毛里求斯中國文化中心承辦的2018“歡樂春節(jié)”暨毛里求斯獨立50周年“絲路情韻”文藝演出剛剛在這里閉幕,為毛里求斯民眾送上了一頓豐盛的中國文化大餐。
其中武術表演《精武英豪》更是讓在場觀眾驚嘆,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錄像,并送上陣陣喝彩。該節(jié)目的表演者全部來自毛里求斯中國文化中心武術隊。
松雁群參贊介紹說,武術隊是中國文化中心的品牌之一,是文化中心本土化建設最好的體現:“你看我們這些小的武術學員,基本上看不到華人面孔,都是當地人,這也是我們特別欣慰的,因為我說武術要走向世界,不能全是中國人練武術,必須世界人民了解武術、喜愛武術,一定要把武術的精髓、武德教給外國人,讓他們了解武術的深層含義。”
松參贊一直強調海外中國文化傳播要授人以漁,加強本土化建設,讓中國文化植根本土,生根、開花、結果,讓更多的人講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讓當地人來講中國故事,比我們來講,發(fā)散范圍大的多,好的多。因為用他們的理解講出來,當地人會更容易接受。所以本土化建設是我們中心的成果之一,也是我們主抓的方面,應該說已經很見成效。”
除了武術隊,文化中心還組織有舞蹈隊、話劇隊、二胡隊等,都是從國內請來專業(yè)老師教授來自當地各個族裔的學員,讓中國傳統(tǒng)文化深入人心。
在文化友好交流項目之外,毛里求斯中國文化中心在推廣中國文化方面又做了新的嘗試。
去年10月,他們把中國演員表演的芭蕾舞《天鵝湖》引入毛里求斯,做了商業(yè)化運作,一共演了兩場,場場爆滿。中心把商演收入全部捐給了總統(tǒng)基金會,用于婦女、兒童、殘疾人事業(yè),真正達到雙贏。今年文化中心計劃把霍元甲武術劇引進來,推動商演常態(tài)化、機制化。
松參贊說,文化有著特殊的力量,在公共外交領域起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在中非文化交流方面,要增強文化自信,實現不同文化的交融互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不同國家有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但有一個相通點那就是尊重理解?偟膩碚f,非洲人民的價值觀念,他們那種崇尚和平、善良、重視家庭跟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說價值、文化碰撞在非洲更容易,只要我們盡心盡力,尊重對方、了解對方,就一定能碰撞出火花。”
從2006年到埃塞俄比亞做文化參贊,到文化部外聯局非洲處領導工作,再到毛里求斯做文化參贊,松雁群從事中非文化交流工作12年,提起自己從事的工作,松雁群參贊滿是自豪和幸福: “說真話,一提起非洲,別人都說你怎么滔滔不絕,我是因為確實做了這么多年了,從06年開始到今年18年,12年了,我確實對非洲工作,對非洲文化,對中非交流挺有深厚的感情,所以說真是有非洲情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