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湖州10月19日電(施紫楠 范國鋒 周潔)“媽,要起床了,您靠著我,我給您洗洗臉……”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呂山鄉(xiāng)呂虹村一處民房內(nèi),55歲的村民吳華亭正照顧89歲的母親李秋英洗漱吃早飯。
李秋英住的房子不大,卻異常干凈,聞不到一點異味。老人床頭擺放著疊得整整齊齊的衣物和小褥子。旁邊,便是吳華亭的床鋪。
十年前,李秋英因為一次摔倒導致癱瘓在床。這十年里,吳華亭悉心照顧癱瘓母親,給她端茶倒水,洗衣擦身,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呂虹村已傳為美談。
“這么多年來,辛苦肯定是有的,但是母親生我養(yǎng)我,現(xiàn)在正是我孝順她的時候。”吳華亭說,照顧好老母親,是作為兒子的職責和義務(wù)。
據(jù)悉,吳華亭非常勤勞肯干,靠著平時做點零工維持母子倆的生計。為了能更好地照顧母親的飲食起居,他選擇離家最近的地方干活,方便隨時回家。
平日里,吳華亭擔心母親經(jīng)常臥床覺得煩悶,還特意買了一把輪椅,天氣晴朗時,他就推著輪椅帶母親出去看看藍天、曬曬太陽。
“許多身在外地的子女想回家照顧老人都沒機會,我每天都能守在母親身邊陪著她,也是一種幸福。”吳華亭說。
為了讓母親吃得更健康、更有營養(yǎng),吳華亭家里的一日三餐都按照母親的喜好準備,花盡心思做母親愛吃的軟糯易消化又有營養(yǎng)的食物。每當遇到天氣轉(zhuǎn)變時,他都主動噓寒問暖,及時為母親添減衣服。
每天早上,幫母親翻身和按摩后,吳華亭便慢慢將其扶起,用濕毛巾給她擦臉,然后一口一口地喂早飯。日復一日,吳華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tǒng)美德。
眼下,李秋英雖已高齡,但神志清晰。在吳華亭的悉心照顧下,常年臥床的她從未得過褥瘡,精神狀態(tài)也非常好。
“因為長期癱瘓,我有時候也會發(fā)脾氣,覺得活著就是受罪。但是看到如此孝順的兒子,我覺得應(yīng)該要努力生活。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我很幸福能有這樣一個好兒子。”李秋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