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基隆河畔的圓山大飯店,是臺北的地標性建筑,它將中國古典建筑元素融合在一座現(xiàn)代建筑之上,令人嘆為觀止。你是不是聯(lián)想到了北京的故宮?
入住圓山大飯店是很多大陸赴臺游客的首選,看中的,當然是它的故事。宋美齡親手打造的“國賓館”、曾經(jīng)往來的各國政要和五花八門的傳聞,讓它具有了特殊的吸引力?梢哉f,圓山大飯店不僅是一個飯店,還是臺灣半個多世紀歷史的見證。
圓山大飯店位于基隆河畔,劍潭山腰,是臺北的地標性建筑。盡管去臺灣之前在網(wǎng)上已經(jīng)看過很多它的圖片,但是見到實物仍然被其規(guī)模和氣勢嚇了一跳。飯店外巨大的牌樓上,“圓山大飯店”五個耀眼的金字是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長孫、末代衍圣公孔德成題寫的。牌樓后面,隔著寬闊的花園綠地,14層的中式宮殿風格建筑雄踞于山腰之上。雕梁畫棟,飛檐斗拱,朱漆圓柱,琉璃金瓦,漢白玉欄桿……這些中國古典建筑元素融合在一座現(xiàn)代建筑之上,令人嘆為觀止,并很容易聯(lián)想到故宮。
圓山大飯店主樓,建成于1973年,由著名建筑師楊卓成設計。據(jù)說,他當時繪制了十二張風格迥異的設計圖,請蔣介石挑選,而蔣最終選中了中國宮殿式的那張。
圓山大飯店的酒店大堂,確實像一座巨型宮殿,處處顯露著“帝王氣象”。正對大門的漢白玉石階上方,是一幅周公興禮作樂的銅質(zhì)浮雕。大堂的天花板上,是精美的梅花形藻井。梅花正中有五龍戲珠,象征著“五福臨門”。藻井內(nèi)側(cè)刻有23條金龍和16只鳳凰,寓意“龍鳳呈祥”。屋頂懸掛的精致宮燈,每一只都繪著不同的中國傳統(tǒng)故事。飯店的服務臺也別具特色,背板上是三塊“福、祿、壽”字樣的朱紅描金銀龍戲珠紋斗方絹。細觀之下,從門窗、梁柱到影壁、石階,隨處可見形態(tài)各異的龍。據(jù)服務人員介紹,圓山大飯店內(nèi)的龍多達22萬余條,臺灣人稱之為“龍宮”。
在眾多龍中,最有名的要數(shù)飯店二樓金龍廳內(nèi)那條閃閃發(fā)光的三爪金龍,它的歷史已經(jīng)超過百年。圓山大飯店的位置,原是日治時期建于1901年的“臺灣神社”,1944年10月23日,一架擬在松山機場降落的日本飛機,失事撞上神社,全部建筑都被燒毀,但神社中的銅龍卻完好無損,被當時人認為是“神跡”。1987年,圓山大飯店改建時,將此銅龍涂上金粉置于金龍廳內(nèi),至今仍有許多日本客人前往膜拜祈求平安。
在風水上,圓山大飯店有建于“龍尾穴”之說,風水學家認為劍潭山山脈乃是一條“隱龍”,這條隱龍只在地上露出頭、尾兩端,圓山大飯店所在的“龍尾穴”,與木柵指南宮猴山上的“龍頭穴”遙遙相對。
不知道宋美齡當年選址于此,是否和風水之說有關。巧合的是,圓山大飯店始建于1952年,那一年是農(nóng)歷壬辰年,也是龍年。圓山大飯店的前身是建于1949年的“臺灣大飯店”,只有一座中式二層小樓,由宋美齡任會長的“財團法人臺灣敦睦聯(lián)誼會”接手經(jīng)營后,改名為圓山大飯店,并成立圓山俱樂部。1953年,籌建了游泳池和網(wǎng)球場,此后又建成了金龍廳、翠鳳廳和麒麟廳。直到1963年,才將飯店的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畢。
圓山大飯店的首位總經(jīng)理是宋美齡最疼愛的外甥女,有“孔二小姐”之稱的孔令偉。興建期間的監(jiān)督、籌劃事宜都由她一手包辦,據(jù)說她連用多少鋼筋、水泥都會和建筑師、施工人員反復討論,如果施工質(zhì)量有不滿意之處,砸掉重來是常有的事。1967年,圓山大飯店被美國《財星》雜志評選為全球十大飯店的第七名;1968年,被美國《假期》雜志形容為“喧囂世界中的平靜綠洲”,入選世界第一流飯店。
宋美齡的“紅豆松糕”
在圓山大飯店參加“國宴”,可不是件舒服的事情。據(jù)飯店老員工介紹,老一輩賓客來參加“國宴”,第一件事就是先上廁所。因為在威嚴的蔣介石時代,席間仿佛有一片“肅殺之氣”,一場宴會至少需要三小時,中途絕不可以離席。
“國宴”的菜單,通常是在宴會前一兩個禮拜,由圓山大飯店的工作人員以工筆中楷謄寫在精美的菜單用紙上,派人呈送到官邸,上面寫著“恭呈‘總統(tǒng)暨夫人’”。蔣介石從不過問菜單這樣的瑣事,均由宋美齡在掌握了外賓飲食習慣訊息后,最后裁奪。
宋美齡確認菜單以后,圓山大飯店的廚房便開始忙碌地準備起來。同時,士林官邸廚房也要按照菜單準備一份。宴會時,表面上蔣宋夫婦和賓客們食用的餐點一模一樣,但其實賓客們吃的是圓山大飯店烹制的,而蔣宋夫婦食用的是士林官邸廚師特別準備的。出于安全考慮,蔣宋夫婦連飲用的開水、飲料也都自備。“國宴”會場,照例有兩位侍者專為蔣介石、宋美齡送菜倒茶,這兩位侍者,是穿上圓山大飯店侍者制服的“冒牌貨”,他們的真實身份是蔣介石的侍從副官。
圓山大飯店最有名的一道餐點要數(shù)“紅豆松糕”了。據(jù)說,當年宋美齡從大陸來到臺灣,最念念不忘的就是這道家鄉(xiāng)的甜點。圓山大飯店的廚師根據(jù)宋美齡口述的食譜,反復實驗、改良,最終才做出了這道“甜而不膩、松軟彈牙”的紅豆松糕。宋美齡移居美國之后,飯店仍然定期為她寄去這款特別的點心。
今天圓山大飯店仍是很多重要會議和宴會的舉辦地。2008年11月,海峽兩岸“;鶗”和“海協(xié)會”的首次會談就在圓山大飯店舉行。2012年5月,馬英九就任臺灣地區(qū)新一屆領導人的就職宴會也在這里舉辦。
政治人物著眼的是圓山大飯店的歷史和政治意義,而普通百姓看重的則是這里的富貴氣派。李安導演的電影《飲食男女》中,廚房和宴會的多個場景都取自圓山大飯店。很多年輕人選擇在這里舉辦婚禮。
圓山大飯店的“秘道”
一直以來,就有圓山大飯店藏有秘道,直達士林官邸的傳聞。直到1995年,圓山大飯店失火,外界才有機會一睹“秘道”真容。
原來所謂“秘道”,只是飯店一樓分為東西兩側(cè)的兩條防空安全通道而已,西側(cè)秘道由鋼筋水泥建成,高約2.2米、寬約2米,全長85米,內(nèi)有52盞燈,可以完全照亮地道,并且燈罩有防爆功能。通道由鋼筋、水泥、白洋灰混合構(gòu)成,具有防爆、隔音的效果,并設有排水系統(tǒng)。通道內(nèi)部蜿蜒迂回,在入口處設有一段長達20米的滑梯道,方便行動不便者逃生。滑梯道旁邊有74級臺階,走下臺階便是水泥鋪砌的平路,直通后山的劍潭公園。東側(cè)秘道全長67米、有84級臺階,沒有滑梯道,出口在北安公園,可通往位處七海的空軍基地,根本通不到士林官邸或者“戰(zhàn)時最高指揮所”。
這兩條秘道和飯店主樓同年完成,從未使用過,一般也不對外開放。曾有媒體女記者在采訪時,親身體驗滑梯道,人一進去立刻滑得不見蹤影,只聽到凄厲的尖叫聲。有人將這段視頻放到網(wǎng)上,命名為“圓山飯店慘叫事件”,竟獲得了突破20萬的點擊率。飯店為了滿足游客的好奇心又保障安全,在飯店外的小山坡上模仿“圓山秘道”設置了一個“隧道體驗區(qū)”,不過謎底一旦被揭穿,就沒什么意思了。
圓山大飯店是個特別適合撫今追昔的地方,想象力好的游客,可以感覺到一幕幕歷史撲面而來。如今,觥斛交錯或者刀光劍影,都成了往事,圓山大飯店依舊每天迎來送往,續(xù)寫著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