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wǎng)  >  歷史 > 正文

項羽死后,一員虎將逃跑后又投降,今天被奉為做人的楷模

  西楚霸王項羽,非但當世無敵,放整個兒中國歷史上,也是拔了尖的英雄人物,后世能比的上他的,大約也沒幾個,因為英雄惜英雄的緣故,項羽麾下也聚集了不少英雄好漢。
 
  其中最杰出的,就有五位,即被后人稱為項羽麾下五虎,也叫五虎上將,他們是誰呢。不賣關子,龍且、鐘離昧、英布、季布、虞子期。項羽最后當然是敗在劉邦手下的,那他死后,他麾下這些英雄都什么下場呢,不得不說的是,大部都很悲壯啊。
 
  龍且滅秦之后即被韓信斬殺,是五虎上將里死的最早的一個,他沒有看到項羽的滅亡,大約也是人生當中的幸事了。鐘離昧呢,項羽死后,堅決不投降劉邦,還打算勸韓信造反,最終因韓信不聽,被逼無奈,自刎而死,用生命給項羽殉葬。
 
  英布呢,這人是最反復無常的,他最早歸順劉邦,歸順之后就反目成仇,在消滅項羽的戰(zhàn)爭中立下大功,遂因功被封為淮南王,是西漢最早的幾個異姓王之一,雖然當了大王,可這人很不安分,西漢建國沒幾天,他便又舉兵造反,兩軍陣前,劉邦問他:我待你不薄,你為什么要造反呢。
 
  話說古人有時候真的很有趣,英布回答得很痛快,當時就很可愛的對劉邦說:因為我想當皇帝啊。王不夠,還想當皇帝,劉邦能怎么辦,只好將之打敗,英布呢,最終也逃亡未成,死在了江西歷史上第一個很有名的大人物——衡山王吳芮的手里。
 
  投誰反誰,這人當然是很不可靠的,因此后人對他的人品也很有些看法,不遺臭萬年已是好事,流芳百世那更是門兒都沒有。還有一個就是項羽的舅子哥虞子期,虞子期是項羽寵姬虞姬的哥哥,很早就跟項羽一起起事,是項羽手下一個元老級別的人物,他這人的特點是:東征西討,戰(zhàn)功平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雖然成績不怎么地,可為人相當忠誠,雖然是項羽的親戚,卻比項羽的伯父項伯好的多,垓下之圍后隨項羽突圍,最后戰(zhàn)死在亂軍之中,也算是個英雄人物了。
 
  這四個人里,除英布外,其他人也算很對得起項羽了,完全稱得上是赤膽忠心,義勇雙全的忠臣,可奇怪的是,這幾人這么忠心,后人提起他們卻不屑一顧,唯獨讓一個主動投降的叛將流芳千古,給予很高的評價,你說這事奇怪不奇怪。
 
  有人說,這不廢話嗎,說了半天,不就漏了一個季布嗎,沒錯,大伙兒還真聰明,我說的就是季布。季布也是跟項羽起兵的元老,前期表現(xiàn)還是很忠勇的,就連史書上都說,他曾數(shù)困高祖,最厲害的一次,追的劉邦心里著急 ,兩個孩子都不打算要了,曾一而再再而三的踢到車下,車夫灌嬰每次都給撿回來,還氣的劉邦要拔劍殺他。
 
  你想想,劉邦當時就狼狽到這份兒上,天子也有這么沒人性的時候,劉邦能不恨季布嗎,打敗項羽,當了皇帝以后,曾廣發(fā)告示,重金懸賞季布的人頭,并且狠狠的發(fā)誓說:項羽手下,誰都可以原諒,唯獨這個季布,那是一定要殺之而后快的。劉邦逼得這么緊,季布怎么辦,這不廢話嗎,還能怎么辦,逃唄,他不像鐘離昧,為了給項羽報仇想盡一切方法,而是為了活命可受了大委屈了。
 
  怎么個委屈法:髡發(fā)為奴。剃成個大禿子,賣身到一個地方豪強家當了奴隸。有人說了,剃個光頭算什么委屈了,注意,那可是秦漢時期,在當時,剃光頭發(fā)可是種極度侮辱人格的行為,英雄豪杰是寧死也不愿為之的。
 
  可季布呢,為了活命,那可就什么都顧不得了,也算他運氣好吧,在這戶豪強家當奴隸的時候,被豪強發(fā)現(xiàn)他很了不起,于是叫過來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個光頭奴隸曾經(jīng)是個名動天下的英雄。
 
  話說這豪強也不是什么善茬,跟當時最大的黑社會頭子郭家關系很好,因為同情季布遭遇的緣故,就把季布轉(zhuǎn)手送給郭家,郭家這人很了不起,決定幫一下這位名動天下的英雄,于是就利用白道上的關系,找到當時很忠厚,很講信義,跟劉邦關系很好,又很愛惜人才的穎陰候灌嬰。
 
  郭家在灌嬰面前,如此這般一說,灌嬰就連夜進宮,勸說劉邦去了,當時他的說辭是:季布天下英豪,之前之所以得罪陛下,無非各為其主的緣故,其實他私下里還是很敬佩陛下的,這樣的人才正應該被我國利用,
 
  一旦陛下逼得太緊,他轉(zhuǎn)而投奔匈奴,陛下自個兒想想,匈奴本來就很厲害,這下再得了季布的幫助,今后還有我們的好日子過嗎。
 
  劉邦一聽大驚失色,你說的對啊,于是趕緊赦免了季布的罪過,任命他當了中郎將,從此以后,季布就可以踏踏實實的為西漢建功了。季布的老家楚地曾有這么一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一諾千金大約也就這么來了,季布也因此流芳千古,揚名后世,成為后人做人的楷模,名聲比他的那幾個兄弟還厲害。
 
  一個王朝滅亡后,有人戰(zhàn)而死,有人困而降,到底誰做的對,誰更應該受到表彰,咱們的歷史書上總有自相矛盾的說法,有時候還真讓人糊涂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