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蔡倫的名字家喻戶曉,他的造紙術對于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杰出貢獻,蔡倫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和紙神。美國權威著作《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把蔡倫排在第七位,可見其對世界的影響之大。然而,蔡倫的一生,卻有些悲劇色彩。
蔡倫是現(xiàn)在的湖南郴州人,他出身平民家庭,漢明帝永平末年,十幾歲的蔡倫以宦官身份進入朝廷,被安排在掖庭當差,掖庭是后宮的一部分。蔡倫天生聰穎,善于思考,建初(漢章帝年號)時期,蔡倫升職了,做黃門侍郎,這是皇帝的近侍之臣,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蔡倫左右逢源于皇宮的高層之間。
漢章帝的皇后竇皇后,一直未能誕生皇子。漢章帝就立宋貴人的兒子劉慶為太子,漢章帝另一個寵妃梁貴人也有一個兒子叫劉肇。竇皇后嫉妒死了這兩個女人,尤其是宋貴人,一想到她就是將來的皇太后,就恨得牙根疼。于是,竇皇后想方設法要除掉宋貴人。
一次,宋貴人生病了,竇皇后栽贓污蔑她行巫蠱之術,不久,宋貴人含冤自殺,劉慶被廢為清河王。梁貴人也如驚弓之鳥,被迫將自己的兒子劉肇過繼給竇皇后。后來,竇皇后也沒有放過梁氏家族,失子失寵的梁貴人郁郁而死。從此,竇皇后地位穩(wěn)固,專寵后宮。在所有的宮斗計中,蔡倫都積極參與了,因為他是竇皇后的智囊團得力成員。
漢章帝病逝后,劉肇繼位,即漢和帝,尊嫡母竇皇后為皇太后,此時劉肇年幼,竇太后代理朝政。蔡倫的職業(yè)生涯一路飆升,升任為中常侍,豫參帷幄,開始參與政事。劉肇成人后逐漸奪回政權。但是蔡倫才學兼優(yōu),且誠實謹慎,恪盡職守,他多次冒著觸犯皇帝的危險,陳述得失的道理,因此也深得漢和帝的信任。蔡倫后來又升任尚方令,這個職位是負責監(jiān)督制作各種御器以及珍貴器物的,也為他以后研究造紙術提供了有力的平臺。
古代書籍大多用竹簡編制,偶用綢緞布匹寫字,竹簡太重,綢緞太貴,且很不方便。蔡倫苦思冥想,鉆研了好久,想出一種方法,用樹皮、麻頭以及破布、魚網(wǎng)制造成了初期的紙,元興元年,蔡倫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呈報給皇帝,皇帝非常高興,贊譽并獎賞他。從此,在全國推廣這項新發(fā)明。書寫,翻開了新的歷史。天下都稱這為“蔡侯紙”。
漢和帝英年早逝,因為無子,最終劉祜漢安帝繼位,也就是宋貴人的孫子,即原廢太子劉慶的兒子,劉祜的即位預示著蔡倫的命運暗藏危機。
漢和帝時代,蔡倫曾經(jīng)輔助鄧綏皇后上位,他還是鄧綏的寵臣。元初(漢安帝)元年,鄧太后封蔡倫為龍亭侯,封地內有幾百戶人口。隨后,鄧太后又封他為長樂太仆,相當于太后的宮內近伺官,封建社會,在這個職位上的人,權利和榮譽都至高無上。后來,蔡倫還被派去監(jiān)督皇宮內各種典籍文檔的校正。這時候的蔡倫仕途到達了頂峰。
公元121年,蔡倫的保護傘鄧太后突然病逝,漢安帝開始親政,他當然要為祖上平冤昭雪,因為當年參與了迫害漢安帝的祖母宋貴人,以及劉慶太子繼承權的政變,蔡倫被撤職查辦。漢安帝下令讓其自己去廷尉處伏法認罪。
宦海沉浮許多年,蔡倫已經(jīng)看透,此時的他萬念俱灰,恥于受辱,他洗漱干凈,穿戴整齊,最后服毒而死,他的封地也被收回。
蔡倫作為一個卓越的科學家,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成就享受平靜安然的人生,卻偏偏要卷入宮斗之中,做了政治犧牲品,結局令人惋惜。曾國藩六戒中,將“久利之事勿為”為首戒,正所謂: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數(sh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