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記者 周瑋)青海原創(chuàng)民族舞劇《唐卡》17日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
此次演出由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組織。舞劇《唐卡》講述了唐卡藝人以生命作畫,虔誠并執(zhí)著地傳承弘揚唐卡繪畫藝術的故事。全劇揭示出深邃的藏文化主題,傳遞出強烈濃郁的藝術感染力。
主辦方介紹,此次演出是為了感謝北京市對青海省尤其是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對口支援工作。同時,也希望借此機會展示青海特色文化,加強京青兩地文化交流。
唐卡,來源于藏語的譯音,意為卷軸畫。其繪制工藝復雜,用料考究,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綠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礦物質顏料繪制而成,色澤艷麗,百年不褪。它多以藏傳佛教、神話故事、史詩等為創(chuàng)作題材,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藝術瑰寶。
同日亮相京城的,還有“雪域丹青·心筑夢——青海唐卡繪畫藝術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此次展覽,重點展示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的熱貢唐卡,共展出31位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唐卡繪畫藝術作品48幅。
近年來,青海省唐卡藝術快速發(fā)展,唐卡產業(yè)不斷壯大,據(jù)統(tǒng)計,唐卡繪畫藝術從業(yè)人員達5萬余人,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已成為農牧民脫貧致富的重點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