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怪力亂神,何況時代發(fā)展到科技昌明的今天。然而,現實生活中又有些東西確實太玄妙了,以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有限的科學知識,根本就無法解釋。比如下面即將提到的劉邦、岑彭的心生感應,以及董卓臨死前的馬兒受驚,以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科學知識,應當如何解釋呢?
漢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劉邦從平城經過趙國(此乃漢初封國,非戰(zhàn)國之趙國),趙王張敖(張耳的兒子,劉邦的女婿)脫去外衣,戴上袖套,從早到晚親自侍奉飲食,態(tài)度很謙卑,頗有子婿的禮節(jié)。而劉邦卻席地而坐,叉開雙腿責罵張敖,態(tài)度十分傲慢無禮。
原張耳賓客貫高生性豪爽、易于沖動,時任趙國國相。此時,他雖然已經六十多歲,見劉邦對自己的小主子傲慢無禮,仍然忿忿不平,于是便密謀刺殺劉邦。
次年,劉邦從東垣回來,再度路過趙國。貫高等人探聽到劉邦將住在柏人縣驛館,便提前在驛館內的夾壁中隱藏武士,準備在劉邦住進來后,趁機行刺。
劉邦來到柏人縣驛館前,卻突然心有所動,就問道:“這個縣叫什么名字?”身邊的人回答說:“柏人。”劉邦自言自語道:“柏人,就是被別人迫害啊!”于是沒有留宿就離開了。
結果,劉邦竟然因此神使鬼差地躲過貫高等人精心策劃的刺殺行動,僥幸逃過一劫。
岑彭是東漢開國功臣,是云臺二十八將中僅有的少數幾位可以獨當一面的名將之一。
建武十一年春,岑彭與吳漢、劉隆、臧宮、劉歆等將領率部與公孫述軍會戰(zhàn)于荊門。
岑彭先以重賞招募軍中勇士組成突擊隊,燒毀公孫述軍的浮橋、斗樓等防御設置,接著親率全軍順風并進,斬殺任滿,生擒程泛,大敗公孫述軍,田戎退守江州。
岑彭命劉隆守南郡,自己率臧宮、劉歆長驅直入江關,直逼江州。因為江州糧食充足,岑彭認為難以立刻攻取,留下馮駿守江州,自己引兵乘勝直指墊江縣,攻破平曲,收其米數十萬石。
公孫述派將領延岑、呂鮪、王元及弟公孫恢,率所有部隊拒守廣漢和資中縣,又派將領侯丹率二萬余人拒守黃石。岑彭派楊翕與臧宮率部佯攻延岑等,自己則分兵沿江回到江州,溯都江而上,襲擊侯丹,大破其軍。
之后,岑彭率部晝夜兼道,急行軍二千余里,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武陽、廣都一線,距離成都只有數十里。
公孫述聽說岑彭率部攻下武陽,繞到了延岑軍的后面,驚駭莫名,于是作垂死掙扎,派刺客前去刺殺岑彭,試圖以此延緩自己的死亡之期。
再說岑彭軍攻下武陽后,扎營在一個地名叫“彭亡”的地方。岑彭聽到這個地名,十分厭惡,原本打算遷往別處駐扎,只是當時剛好日暮,岑彭才沒有遷走。
結果,就在當天夜里,公孫述派來的刺客假冒成亡奴詐降,乘夜刺殺了岑彭。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亂政,司徒王允與呂布、孫瑞等謀劃殺掉董卓。
王允等人的計劃尚未實施,有人在布上寫了個“呂”字,背著在集市上行走,并唱道:“布啊!”有人將此事告訴董卓,但董卓沒有悟出來。
初平三年四月,王允和孫瑞秘密上奏殺董卓之事,得到了漢獻帝的首肯。孫瑞于是讓呂布安排刺殺董卓之事,呂布令自己的老鄉(xiāng)李肅等十幾名忠于自己的勇士,假裝成董卓的侍衛(wèi),隱藏在通往未央殿的北掖門內,等著董卓到來。
一切準備妥當,“大病初愈”的漢獻帝在未央殿大會群臣,身為太師的董卓照例也應該參加。
董卓身穿朝服登車準備前往,駕車的馬突然受驚,連人帶車都掉在泥里。董卓的小老婆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勸董卓不要前去參加朝會。
董卓仍然沒有警覺,回去換了衣服,便以呂布為護衛(wèi),出發(fā)前往未央殿。
即將到北掖門時,董卓的馬再度受驚,不肯往前走。到此時,董卓終于也察覺到有點異常,想調轉馬頭回去。呂布上前勸董卓進宮,董卓不疑有詐,就與呂布進了宮門。
結果,董卓剛進宮門,就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李肅等人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