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边草免费观看西瓜动漫 ,超级yin荡的高中女h文校园 ,绿色椅子在线观看,最近韩国日本免费观看MV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手機版
華夏小康網  >  財經 > 正文

七部委發(fā)文:3億美元以上對外投資將被重點督查!

原標題:對外投資迎監(jiān)管新規(guī)空殼公司不予備案

新京報訊(記者任嬌)據商務部官網25日消息,商務部、央行、國資委等7部委日前印發(fā)了《對外投資備案(核準)報告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提出將對中方投資額3億美元以上的對外投資、敏感地區(qū)、敏感行業(yè)的對外投資、出現重大經營虧損的對外投資等進行重點督查。

推進“鼓勵發(fā)展+負面清單”管理

《辦法》建立了“管理分級分類、信息統(tǒng)一歸口、違規(guī)聯合懲戒”的對外投資管理模式,管理既包括非金融類對外投資,又包括金融類對外投資,實現了全口徑對外投資管理。

《辦法》規(guī)定,相關部門應對所負責的對外投資進行監(jiān)管,對以下對外投資情形重點督查:中方投資額等值3億美元(含3億美元)以上的對外投資;敏感國別(地區(qū))、敏感行業(yè)的對外投資;出現重大安全事故及群體性事件的對外投資;存在嚴重違規(guī)行為的對外投資,以及其他情形的重大對外投資。

境內投資主體對外投資出現重大不利事件或突發(fā)安全事件時,按“一事一報”原則及時報送,相關主管部門在開展監(jiān)管工作過程中,如發(fā)現境內投資主體存在偷逃稅款、騙取外匯等行為,應將有關線索轉交稅務、公安、工商、外匯管理等部門依法處理。

商務部合作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商務部等對對外投資實行“備案為主、核準為輔”的管理方式。為深化簡政放權,商務部等將在此基礎上推進“鼓勵發(fā)展+負面清單”管理方式,負面清單明確限制類、禁止類對外投資行業(yè)領域和方向。據介紹,商務部正研究制定對外投資“黑名單”制度。

“空殼公司”將不予備案或核準

2017年,商務部曾多次發(fā)布關于遏制非理性境外投資的消息,從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房地產、娛樂、體育等無新增境外投資。2017年,我國對外投資降幅逐步收窄,非理性境外投資得到遏制。

數據顯示,去年11月、12月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分別增長34.9%和49%,連續(xù)兩個月實現正增長,帶動2017年全年對外投資降幅進一步收窄。

2017年8月,商務部等四部委聯合發(fā)布中企境外投資“清單”。按照“鼓勵發(fā)展+負面清單”的模式,在基礎設施、產能和裝備、高新技術和先進制造、能源資源、農業(yè)、服務業(yè)等方面提出六類鼓勵開展的境外投資。

1月16日,商務部發(fā)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共對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236家境外企業(yè)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200.8億美元,同比下降29.4%。這是自2003年開始發(fā)布年度對外投資數據以來,我國首次出現全年對外投資總額負增長。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分析,去年進一步放寬對外投資的審批權限,未來重點在于事前事后監(jiān)管。境外投資的事后監(jiān)管難度較大,不可能每個投資都監(jiān)管到,監(jiān)管成本也太高,所以會設定一些具體的標準,來限制沒有投資能力,以及有過“負面”問題的投資。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辦法》規(guī)定對外投資備案或核準的對象是境外設立的企業(yè),同時進一步明確該境外設立企業(yè)為最終目的地企業(yè),對于境內投資主體投資到最終目的地企業(yè)的路徑上設立的所有空殼公司,管理部門均不予備案或核準。

該負責人解釋,這種“穿透式”管理有利于掌握對外投資資金真實去向,同時也有利于政府部門為對外投資企業(yè)提供精準服務和保障。

■ 相關新聞

駁美“讓中國入世錯誤”論商務部:罔顧事實

新京報訊(記者任嬌)去年至今,中美貿易摩擦不斷,近期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支持中國入世是一個錯誤,并且說中國離市場經濟越走越遠。對此,1月25日,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在例行發(fā)布會上表示,該報告具有明顯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色彩,其中很多觀點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甚至與美方以前的報告自相矛盾,中方堅決反對。

中國入世給世界經濟帶來動力

高峰在例行發(fā)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給世界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是機遇和動力。

根據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組織的相關數據,2017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30%。自入世以來,中國關稅總水平從15.3%下降到9.8%;制造業(yè)準入限制與加入之初相比減少了50多條;服務業(yè)在當初承諾開放100個部門的基礎上,已不同程度開放將近120個部門。中國還是54個世貿組織成員的前三大貨物出口市場。

商務部數據顯示,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16年里,美國對華貨物出口增長了500%,遠高于同期美國對全球出口90%的增長。中國從美國第八大出口市場躍升為第三大出口市場。

“可以看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貿組織成員,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分享了中國機遇,各成員得到了共同發(fā)展。”高峰說。

關于美國指責中國離市場經濟越來越遠的說法,高峰指出,真正、合理的市場經濟應該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適合各自國情的經濟體制,不是以個別國家的標準強加于人的經濟體制。

我國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

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產品共遭遇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起的75起貿易救濟調查。其中反傾銷55起、反補貼13起、保障措施7起,涉案金額總計110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案件的數量和金額分別下降了37%和23%。

對此,高峰表示,我國仍然是全球貿易救濟調查的最大目標國。與去年相比,涉中國的貿易救濟案件數量和金額都有所下降,除了2016年基數較高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回暖上行,國際貿易和投資正在走出低谷,同時,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慎用貿易救濟措施,也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經濟體的普遍共識。

高峰表示,今年,我國面臨的貿易摩擦總體形勢依然比較嚴峻,個別經濟體貿易投資政策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表現出來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傾向,可能會加重各經濟體對全球貿易投資環(huán)境的擔憂,甚至引發(fā)貿易救濟措施的連鎖反應。

“我們一貫主張,貿易救濟措施的宗旨是維護貿易秩序和公平競爭,反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和過度的保護。”高峰說,貿易摩擦在所難免,關鍵是要通過對話與合作,妥善化解矛盾,將沖突的風險轉化為產業(yè)合作的動力,共同推動全球貿易投資向更加開放的形勢發(fā)展,構建開放型的世界經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