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給我們留下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后,愈加顯得彌足珍貴。一提到唐朝,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唐詩,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tǒng),而且有了很大的創(chuàng)新,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介紹的這一首經(jīng)典唐詩,前兩句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后兩句卻鮮為人知。
此詩名為《離思五首·其四》,作者為唐朝的詩人元稹,他出身較為顯赫,北魏昭成帝的直系后代。二十五歲的時候,元稹就考中了進士,巧合的是,當年白居易也金榜題名,兩人一見如故,從此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元稹極力倡導新樂府運動,創(chuàng)作出不少佳作,“貧賤夫妻百事哀”就是他寫的。
在元稹的眾多詩歌中,《離思五首·其四》較為出名,全詩為:“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毫不夸張地說,對于該詩歌的前兩句,絕對稱得上是千古名句,幾乎是婦孺皆知,流傳度非常廣。每一首詩詞都有其創(chuàng)作背景,元稹的這首詩也例外,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元稹是為了懷念初戀女友崔雙文說作。公元800年,二十一歲的元稹偶遇了崔雙文,立馬被她的魅力迷倒,隨后展開了追求,兩人很快走到了一起,過上了不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三年后,元稹為了仕途上飛黃騰達,含淚拋棄了崔雙文,并迎娶了出身顯赫的韋叢。
與韋叢成婚之后,在妻子家人的幫助下,元稹官運亨通,但他并不是真心喜歡韋叢,依舊忘不了昔日戀人崔雙文,內(nèi)心非常的煎熬。由于太過思念崔雙文,元稹揮筆寫了了感嘆愛卿的詩句:“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雖然詩中沒有一個“愛”字,卻成為詠嘆愛情的的千古佳句。
另一種說法是,此詩是元稹為悼念早逝的妻子韋叢所寫。公元808年,韋叢身患重病,不久后就去世了,當時她只有二十七歲,這對于元稹來說,打擊不是一般的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他頭沉浸在悲痛當中不能自拔。作為才華橫溢的元稹,對病逝的妻子非常想念,從而有了《離思五首·其四》這首著名的詩篇。
究竟該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哪一種說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此詩是關(guān)于愛情的,而且元稹的確曾經(jīng)為了功名利祿拋棄了摯愛的戀人。當愛情和仕途只能選擇一個的時候,元稹選擇了仕途,但自責之心永遠揮之不去,直至他離開人世的那一刻,或許都沒有原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