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住建部約談的這些城市,樓市在過去兩年經歷了什么?
“五一”前后,住建部就房地產調控問題約談了12個城市,各地樓市迎來調控密集期。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二手住宅價格指數”,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出被約談城市的房價數據,并將房地產調控政策分為“去庫存”、“引人”、“限購”、“限售”、“限貸”、“租賃住房”六類,帶你看本輪樓市波動。
看完整體情況,我們來探討幾處有意思的細節(jié)。
限制型政策(包括限購、限售、限貸)出現效果分化。
限制型政策有時能讓樓市降溫,或導致房價下跌,或讓漲速放緩。比如2016年10月、2017年3月,成都出臺限購政策后,新房房價下跌,二手房房價仍上漲,但漲速放緩。但也有城市出現了調控失靈的狀況。比如2017年10月,昆明出臺限售政策后,昆明的新房價格環(huán)比上漲明顯加快,達到1.19%,次月,環(huán)比上漲2.62%。
人才引進政策往往在限售限購前后發(fā)布。
政府開展人才引進往往配合限購限售等補丁政策,防止投機客借此炒房,維持房價穩(wěn)定健康。比如,2017年5月,西安曾發(fā)布“人才新十三條”,對高端人才大開綠燈,房價上漲明顯加快;2017年6月,西安出臺限購限售政策,房價上漲立即放緩。再比如,2018年初,昆明相繼發(fā)布“推動落戶”和“限售限貸”的兩份政策,發(fā)布前后昆明房價處于較平穩(wěn)狀態(tài)。
去庫存政策出現頻率最高,但高峰已過。
本輪被約談的城市中,有8個曾發(fā)布過去庫存政策。其中,成都、大連、太原、長春、?诘5個城市發(fā)布過一系列去庫存政策,昆明、哈爾濱、西安等3座城市發(fā)布過棚戶區(qū)改造推行貨幣化安置的專項政策。但去庫存政策的發(fā)布時間集中在2016年至2017年,在被約談的12城中,今年沒有一個城市發(fā)布此類政策。
截至目前,上述被約談的城市已經有4個做出調控回應,新一輪的調控效果,仍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