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在扶貧領域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上強調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提供堅強保障
今年的7月3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出席了扶貧領域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這個會議規(guī)模特別龐大,在全國省市縣紀委設3000多個分會場,12萬多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參加。
這次電視電話會議上,王岐山書記給全國各級紀委提了硬要求: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yōu)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問題,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嚴懲不貸!
要求提完了,落實得怎么樣,王書記很掛心。7月18、19號,他去了張家口,檢查前兩周的電視電話會議精神落實情況,又對紀委在扶貧領域的工作提了要求。
兩次講扶貧,王書記重點強調了什么?
01
王書記兩次都提到,要嚴肅查處基層干部優(yōu)親厚友、雁過拔毛、強占掠奪等行為。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國家向人民和世界作出的承諾。扶貧領域的腐敗,直接損害老百姓的利益,侵蝕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蠅貪”雖小,破壞的是國家脫貧攻堅的政治大局。
拍蒼蠅,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也會是紀委的工作重點。
2016年1-11月,全國共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70369件,處理86320人,其中,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問題13285件,處理16487人。
2016年全年,全國共處分鄉(xiāng)科級及以下干部39.4萬人,增長24%,其中處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7.4萬人,增長12%。
本周,中央紀委發(fā)布了2017“半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全國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分鄉(xiāng)科級干部3.1萬人。
……
但是,要讓貧困群眾真正滿意,光打“蠅貪”,可能還不夠。
02
有一些基層干部,可能不貪不占,但他什么也不干。
這就是王岐山書記這兩次強調的另一個問題: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對待扶貧工作、做表面文章。
中央的扶貧政策下來了,有些地方怎么“對付”呢?層層發(fā)文件、填表格,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要不然就是虛假扶貧、數字扶貧。
有的為方便脫貧摘帽,把經濟條件較好的小康村確定為貧困村;有的大搞人情扶貧、關系扶貧,村委會換屆了,貧困戶也“換屆”了;有的地方扶貧工作表面風風火火,實際“功夫都在紙上”;有的國家級貧困縣,一些農戶年初剛剛戴上貧困“帽子”,年底就宣布成功“摘帽”;有的“老少邊窮”縣,在2020年如期脫貧都得“踮踮腳尖才能夠到”,卻喊出“2017年結束戰(zhàn)斗、2018年清理戰(zhàn)場”的口號……
上次我們一篇關于扶貧的文章發(fā)布后,不少網友也給我們留言吐槽:
這兩年下猛藥、出重拳,又配合著完善制度、加強監(jiān)督,基層腐敗收斂了許多,還敢明目張膽“搶劫”群眾的行徑已經比較少見了。但是,扶貧工作中不作為、假作為,導致中央政策變味走樣的問題,必須好好關注一下。對于千萬貧困戶來說,貧困已經夠可怕的了,好不容易等來了國家的好政策、盼來了希望,結果被基層這些可惡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搞得面目全非、事與愿違,這讓老百姓怎么看、如何忍?
很多地方已經開始行動,整治基層扶貧工作中的“四風”問題——
河南,開展脫貧攻堅干部作風問題大督查、大整頓活動,嚴肅查處“虛”“浮”“假”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
廣西,對已脫貧摘帽的縣、鄉(xiāng)、村,要組織開展“回頭看”監(jiān)督檢查,著力發(fā)現(xiàn)假脫貧、數字脫貧、被脫貧等方面的問題,讓脫貧成果經得起檢驗。
福建,查處了閩侯縣廷坪鄉(xiāng)池坑村黨支部原書記林濟琇等人在危房改造工作未認真審核把關申報對象條件,造成財政補助資金18.05萬元違規(guī)發(fā)放等問題。
……
治理、整頓、查處都是手段,終極目標還是要“樹立起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鮮明導向。”
具體怎么做,王書記也提了要求:“要走出辦公室,深入縣鄉(xiāng)檢查抽查,到貧困戶家中了解,核查信訪問題線索,掌握真實情況,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一個節(jié)點一個節(jié)點地抓。”
為此,王書記還專門去張家口市紀委的信訪室查看扶貧領域信訪登記處置情況。信訪是了解群眾真實情況的一個窗口,但要把基層工作做實了,還需要從上到下層層傳導壓力,督促基層的黨委、紀委把自己那一攤子責任扛起來。
03
如果還有人不動彈,那就要把板子打起來了——問責!
問責,又是王書記這兩次提到的另一個重點。他說:“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的,對扶貧工作不務實不扎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fā)現(xiàn)問題不整改的要嚴肅問責。”
這個問責,是“雙問責”。扶貧工作中失職失責,黨委、紀委都要被“算賬”。
前兩天,中央紀委剛剛通報了6起問責典型案例,其中一起發(fā)生在基層的,就是典型的“雙問責”——2015年11月,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望疃鎮(zhèn)的10名鎮(zhèn)、村干部,先后因套取國家危房改造資金、民政經費及征地補償款等違紀違法問題受到處理,涉案金額140余萬元。望疃鎮(zhèn)黨委、紀委對國家民生工程危房改造項目只安排由民政辦把關實施,未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廉政風險進行深入排查,疏于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致使發(fā)生多人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最終,鎮(zhèn)黨委原書記潘立新和紀委原書記代洪富雙雙被問責,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要用“打板子”讓那些懶政怠政的基層干部明白,中央的政策,沒那么好“應付”。
總而言之,所做的一切,都是要“確保中央的扶貧政策和資金項目惠及貧困群眾,經得住歷史的檢驗。”
什么樣的成績經得住歷史檢驗?想起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的——
脫沒脫貧要同群眾一起算賬,要群眾認賬。
欲知下周大事,且聽下回分解。(子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