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雖設置歸義軍,但對當?shù)赜行臒o力,歸義軍實際上屬于半獨立政權
唐大中二年(848年),張議潮趁吐蕃王朝崩潰,河隴軍閥內(nèi)斗的機會,聯(lián)合安景旻(沙州副都督)、閻英達(沙州副千戶長)共同發(fā)動起義。僅一日,便驅(qū)逐吐蕃守將,成功占領沙州。隨后,張議潮又在宗教...
2022-09-22 07:05 來源:搜狐歷史
-
唐玄宗一日殺三子后武惠妃因心理壓力不久便薨逝,楊家則逐步崛起
唐玄宗是唐朝著名的皇帝,他一手締造了唐朝的巔峰——開元盛世,也讓唐朝甚至中國的風氣進行了一番大變化。無上的權威和無邊的享樂,沒有什么人能不為其所惑,唐玄宗也不例外。他晚年寵信李...
2022-09-22 07:05 來源:搜狐歷史
-
西夏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使其在遼宋兩國間游刃有余
北宋很不爭氣,搞不定大遼也就算了,居然還搞不定云南的大理?搞不定大理也勉強能忍,居然還讓西夏給獨立出去了,還有沒有一點骨氣了?沒錯,北宋初期,西夏領袖李氏集團,實際上是臣服于北宋...
2022-09-21 06:47 來源:搜狐歷史
-
朱棣,“永樂盛世”的開創(chuàng)者,具體做出了哪些貢獻?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兒子,起初是燕王,朱元璋死后,接班的并不是他,而是朱元璋的孫子,太子朱標的兒子朱允炆。不過朱允炆登基后開始削藩,惹惱了朱棣,于是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發(fā)動了靖難...
2022-09-21 06:46 來源:搜狐歷史
-
天順帝和元文宗的兩都之爭雖時間不長但嚴重消耗元朝統(tǒng)治力量
兩都之戰(zhàn)是元致和元年(1328年),大都(今北京)的元武宗一系與上都(今內(nèi)蒙古正藍旗東北)的泰定帝兩系勢力,為爭奪帝位而進行的內(nèi)戰(zhàn)。是役大都方面最終取得了勝利。兩都之戰(zhàn)是元代歷次大位之爭...
2022-09-21 06:46 來源:搜狐歷史
-
明朝為何沒出現(xiàn)后宮干政、外戚專權?這事與朱元璋有關
我想對我國歷史有一定認知的人來說,應該都會知道在我國古代,王朝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如同后宮掌權、宗室權勢過大的事情。甚至許多王朝之所以最終會走上滅亡的道路,與這些事件的發(fā)生都脫離不開...
2022-09-21 06:46 來源:搜狐歷史
-
春秋冷門猛將!15歲小將六百破敵三萬,一人比肩長萬一人堪比養(yǎng)由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周王室威信日衰,諸侯國逐漸各自為政,天下漸漸變得紛爭不斷,戰(zhàn)爭連連。然而也正因為當時處于亂世,所以一大堆的名將、勇士、政治家等人有了打怪練級晉升王者的機會,好多人...
2022-09-20 06:47 來源:搜狐歷史
-
商鞅遭車裂,白起被賜死,為何張儀能全身而退?
商鞅、白起和張儀都是秦國重臣、功臣,商鞅主持變法改革為秦國發(fā)展成為強國奠定了基礎;白起為秦國征戰(zhàn)一生,斬敵百余萬,攻城近百座;張儀出使諸侯,以橫破縱,促使各國親善秦國。三人都為秦...
2022-09-20 06:46 來源:搜狐歷史
-
十六兩一斤可能在春秋時便已成為共識,其起源應與農(nóng)業(yè)交換有關
從1959年6月25日,半斤八兩這個成語將成為歷史!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國家規(guī)定度量衡的衡由十六進制改成了十進制!這次改革,為了和世界接軌,計算方便,保留公制,同時一斤由十六兩改成了十兩。...
2022-09-20 06:45 來源:搜狐歷史
-
秦國初期奮斗精神較強,中期靠制度,統(tǒng)一后因制度未更新而丟失民心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句話看起來讓人熱血沸騰,不過只是藝術加工,在歷史上并不存在。首先,戰(zhàn)國時期的家國觀跟后世不太一樣;其次,在那個時期,想要秦國人愛國,必須讓各階層的利益訴求達...
2022-09-20 06:45 來源:搜狐歷史